
在武山縣查看災情
甘肅日報天水訊 省委副書記劉偉平6月11日至13日深入天水市察看災情,與基層干部群眾共商搞好災后重建、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工作。

(在甘谷縣察看災情 指導災后重建和生產發展)
劉偉平先后來到甘谷、武山、秦州、清水、張家川等縣區,深入鄉村、學校和抗震救災物資儲運管理站,實地了解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災決策部署的落實情況。他對前一段天水市的抗震救災和支援隴南災區的工作給予了肯定。他說,當前做好安置受災群眾生活、恢復生產工作,要特別注意核準災情底數,為重建提供依據。救災物資發放、房屋重建補助都要組織群眾評議,做到公正公平、公開透明。制定重建規劃、農民住宅選址、修建標準、實施方式都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做到既安全實用,又符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群眾承受能力,盡可能降低建設成本,減輕群眾負擔。他鼓勵受災群眾,越是在災難面前越要振奮精神,越要堅定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他叮囑縣鄉干部,要層層落實包鄉包村包戶責任制,決不能因為工作上的原因,使受災群眾生活出現大的問題。劉偉平還專程到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看望了正在接受治療的受傷群眾。

在察看規模養殖、全膜雙壟溝播作物長勢、特色優勢產業和設施農業發展時,劉偉平說,抓好生產發展是減輕災害損失的根本措施。天水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潛力很大,當前在農業農村發展上要著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切實加強畜牧業生產。充分利用雙壟溝播玉米提供的大量飼草資源,積極推廣配合飼料、青貯氨化等技術,大力發展舍飼養殖,努力把畜牧業培育成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大主導產業。要擴大優質種畜的引進和繁育規模,進一步強化動物疫病防控,鼓勵和支持養殖專業鄉村、標準化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發展健康養殖。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圍繞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和草食畜牧業,重點引進、扶持和培育一批成長性好、產業關聯度大、規模集約化水平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骨干龍頭企業。
同時,要積極發展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引導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同農民形成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三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整合培訓資源,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既要抓好轉移就業技能培訓,打造勞務品牌,提高農民外出務工的穩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可靠性,又要加強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的培訓,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劉偉平指出,市、縣鄉各級負責同志要按照全省抗震救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一手抓抗震救災,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兼顧,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確保大災之年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李德新 閻敬明)

在清水縣指導災后重建和生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