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蘭州6月3日電 (記者 朱世強)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3日在蘭州表示,國務院批準建設國家級經濟區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要將陜西、甘肅兩省建設成“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大關中的建成將帶動和支撐整個西部大開發的發展。
以“落實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推動甘肅隴東南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為主題的甘肅發展高層論壇3日在蘭州召開。

張寶通表示,關中—天水經濟區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主要傳承地,兩地除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制造業基地優勢外,還有著貫通寧夏、青海、新疆甚至內蒙的交通樞紐。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范鵬也表示,兩地有戰略上的地理優勢:歐亞大陸橋的中心、西部的核心樞紐、兩個西三角的聯接點與過渡帶以及甘肅的東大門等。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高新才說,天水是羲皇故里,歷史上曾享受過數不清的榮耀。但近年,天水經濟再也不復往日風光,在很多指標上都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如2006年全省GDP增長率為11.51%,天水僅為10.7%;2007年全省GDP增長率為12.30%,天水僅為11.8%。“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機遇,天水很有可能借助此次機會,一躍成為甘肅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去年6月,國務院批準實施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其將關中—天水經濟區定位為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國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全國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及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
目前,經濟區內的一些城市已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加強了產業發展、經貿往來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協作;《規劃》中的重大項目諸如高速公路、鐵路建設也取得實質性進展。
天水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景輝透露,兩地未來將拓寬交通對接、工業協作、旅游聯動、商貿流通以及文化交流的渠道,做強裝備制造業、特色優勢農業和文化旅游業,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以及民生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