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院趙志忠,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張建平組成的國土資源部專家組在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張輝的陪同下,對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經過為期一天的現場考察和評審后認為,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通過國土資源部驗收,并具備明年開園揭碑的條件。

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是在原省級地質公園的基礎上,于2009年8月經國土資源部批準設立的國家級地質公園。公園位于我市東南部,地跨麥積和秦州兩區,西接秦嶺北支東段,北鄰渭水,南攜嘉陵江,南北長約33km、東西長約16km,總面積360.5km2,主要地質遺跡約82.59km2,占公園總面積的23%。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由街亭溫泉、石門、仙人崖、麥積山、曲溪五大景區構成,是一座以北方型丹霞地貌、花崗巖地貌,河曲地貌為主體,融合了著名的石窟藝術,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優美的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植物資源,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觀光、休閑度假、保健療養、環境保護、娛樂與探險于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

(在街亭溫泉景區檢查)
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自批準設立以來,先后投入資金1200余萬元,建成園內環形道路109.4km,登山游覽步道20km,投入環保觀光車輛30輛,設立景區環保垃圾箱1500余個,環保廁所10個;開發建設了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和街亭溫泉五大景區,形成了30多個主要游覽小區,180處旅游景點;建成了植物園賓館、麥積山莊、仙人居、溫泉度假村、曲溪別墅等8處集住宿、餐飲、療養、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服務設施,形成了可同時容納700余人住宿、1200人就餐、300人浴療的接待能力,公園內水電及通訊設施完備,全面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和開園揭碑的各項籌備工作。今年8月,省國土資源廳組織專家對公園建設情況進行了初步驗收,并同意通過省級驗收。

(召開匯報會)
當天,專家組一行先后深入到街亭溫泉、石門、仙人崖、麥積山等景區,通過聽取匯報、實地查看等方面,詳細了解了地質博物館、公園解說和標識系統、科學研究和科普活動、公園管理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情況。

(召開反饋會)
在晚上召開的反饋會上,專家組充分肯定了天水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宣傳、保護、規劃與建設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就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突出了意見和建議。專家組建議,要在加大硬件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把國家地質公園的理念與麥積山的宗教文化結合起來;要認真履行地質公園建設要求和地質遺跡保護職責,加快公園地質博物館等工程建設進度,完善地質公園各項功能,全面達到國家地質公園驗收標準要求。 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李美華出席了反饋會。

(在反饋會上,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張輝,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李美華作表態發言)

(在石門景區檢查)

(在天水地質博物館檢查)

(天水地質博物館鳥瞰圖)

(在仙人崖景區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