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紀委機關開展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亮點紛呈
集中一周時間、節假日不休息,學習扎實認真,觀看電視宣傳片,到廉政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到展覽館舉行革命傳統教育……一系列鮮活、生動的安排,讓天水市紀委機關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規定動作”及時到位,“自選動作”亮點紛呈。
認真扎實學理論 腳踏實地接地氣

2月17日上午,天水市紀委三樓會議室,座無虛席,市紀委委局機關、市行政監察投訴中心的50多名干部職工在此參加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動員大會。會上成立了活動領導辦公室,下轄三個小組。會上宣讀了市紀委機關關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實施方案,市委第六督導組指導了會議。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李美華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她要求市紀委機關要充分認識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要準確把握活動基本要求,抓好三個環節,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按照市委教育活動的總體安排,市紀委委局機關從2月26日上午開始至3月4日下午,不間斷地利用一周時間開始集中學習,系統學習了中央和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關精神、學習了全面深化改革、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有關文件精神以及《黨章》,學習了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系列講話精神。整個活動過程中,全體干部職工堅持節假日不間斷,認真聽講,仔細作筆記,如饑似渴地“充電”。大家一致認為,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只有以扎實的理論武裝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素質,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建設的需要。
連日來,大家邊學邊交流,在集中的一周學習里,全機關撰寫筆記120多萬字,撰寫學習心得50余篇。3月4日下午,機關還召開了交流大會,5名同志上臺發言,就各自學習體會結合自身工作,談感想談認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接受警示教育,切切實實反“四風”

在集中學習的一周時間里,市紀委嚴格按照實施方案,既堅持理論學習又堅持用多媒體專題片、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開展警示教育。
原隴南市宕昌縣委書記王先民貪腐專題片、《蘇共亡黨十周年祭》等典型專題片,使大家受到了強烈的靈魂震撼。“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毀,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大家對照自己,查擺問題,反思自己,照鏡子,正衣冠。
3月3日下午,市紀委又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前往甘肅省稅務學校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近年來,甘肅省稅務干部學校立足實際,開發廉政教育培訓項目,建立廉政教育課程體系,成立廉政教育教研室,創建了融合稅務文化、甘肅歷史文化、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功能為一體的廉政教育展館。展館以“艱苦奮斗”精神為主題,采用平面展示和立體造型相結合的方式,充分運用電子書、滾動圖文、視屏、聲、光、電等技術,營造了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被國家稅務總局命名為“稅務系統廉政教育基地”。大家身臨其境,感慨萬千,進一步增強了廉政建設的緊迫感和自覺性,也深感紀檢干部責任巨大,使命光榮。
瞻仰革命豐碑,堅定理想信念

3月3日下午,參觀完甘肅稅務學校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市紀委全體干部職工又走進鄧寶珊紀念館。
鄧寶珊將軍是中國近代史上獨具風格、功勛卓著的愛國將領,1894年生于甘肅天水,解放后歷任甘肅省主席、省長、民革中央副主席、國防委員、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務。鄧寶珊將軍紀念館于1994年籌建的紅色旅游景點,原占地面積12畝,建有主紀念亭一座277平方米,1995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天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動特色文化大市建設、促進文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市、區兩級決定在原鄧寶珊將軍紀念亭基礎上進行提升擴建,實施鄧寶珊將軍紀念館二期工程,工程概算總投資1350萬元,規劃占地面積20畝,總建筑面積1900平方米,整體布局分為主展區和附屬區兩部分,主展區由鄧寶珊將軍事跡陳列室、鄧寶珊將軍紀念亭和文化交流展覽中心三部分組成,主要通過翔實的史料、圖片等,全面系統地展示鄧將軍波瀾壯闊的一生和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附屬區包括游客中心和藝術館兩部分,主要用于游人休息、藝術展覽等休閑活動。
在紀念館里,大家感受著塵封的歲月里,在戰火如飛,金戈鐵馬的戰場上,共和國赤子們赤膽忠心,保家衛國令人震撼的情懷。
大家認真聽取講解,仔細閱覽,深入感悟從天水這片熱土上走出的偉大將軍的愛國情懷、緬懷偉大祖國走向繁榮的不朽歷程。
參觀后,大家紛紛表示,一定不斷增強黨的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以更加昂揚的精神、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履行好紀檢干部的神圣使命和職責。(天水市紀委 馮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