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隴軍:王若冰 為山川立傳
閻小鵬

(圖為王若冰)
2014年春天,王若冰又迎來了一個文脈大興的收獲季節:伴隨太白文藝出版社23萬字完全本《渭河傳》的開印,3月號《中國作家》紀實版重磅推出《渭河傳》10萬字選編本;中國旅游出版社推出其長篇散文《仰望太白山》;與陜西著名作家紅柯、伊沙、方英文等共同擔綱撰寫解說詞的十集航拍藝術片《大美陜西》隆重開播;而由其與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西安大慈恩寺主持增勤法師聯手策劃的六集人文紀錄片《長安佛教》,也進入立項審批階段……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王若冰,是以一種直逼生命本體的詩歌創作引起省內外詩壇關注的。王家新在為其1994年出版的詩集《巨大的冬天》序里說:“王若冰的詩歌正是一種有‘根’的詩歌;它并不像許多人的詩那樣表面化,而是從以上所說的‘土’的深處,亦即從詩人的生命體驗的深處生長起來。換言之,王若冰的詩有著生命本身的真實的痛苦,但又帶著大西北那種蒼涼、隱忍、高遠的意味。”然而就在人們滿懷渴望期待一位“只想盡可能地接近真實,展現真實的生存狀態”(王珂語)的詩人走向更遼闊生命空間之際,王若冰卻突然轉身,以文化沉思者和歷史尋覓者的姿態走向莽莽秦嶺,并以連續推出的“大秦嶺”系列長篇散文,將自己塑造成一位特立獨行的“秦嶺文化開掘者”形象。
王若冰開始于2004年盛夏的秦嶺之行,一開始緣于試圖以行走方式改變已經熟悉并習慣了的寫作方式和思維方式。然而進入秦嶺深處,一旦與隱匿在秦嶺山水自然之間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相遇,最初準備以批判的眼光追問一座山嶺對現代文明進程隔阻與牽制的王若冰,一轉而為大秦嶺的沉迷者與歌唱者。在三年后推出的長篇散文《走進大秦嶺》自序里,他這樣陳述秦嶺之行對自己寫作走向的影響:“我不是文化學者,以我的學識和能力要寫盡茫茫秦嶺穿越數千上萬年時空的歷史文化精神,實在是力不從心。然而秦嶺歸來的兩年多時間,我發現自己的情感和靈魂已經被這片蒼茫山嶺征服。”在這部備受秦嶺沿線文學界和文化界矚目的大秦嶺精神傳記里,王若冰獨創性地提出“秦嶺是中華民族父親山”的概念,并迅速得到專家、學者認可。
《走進大秦嶺》一經出版,就躍居西安萬邦書城銷售排行榜,由《走進大秦嶺》引發的秦嶺旅游熱和秦嶺文化熱率先在陜西掀起。2008年10月,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電視臺決定拍攝一部全貌反映秦嶺自然山水與人文精神的紀錄片,王若冰成為八集紀錄片《大秦嶺》撰稿人。2010年元旦在中央電視臺十套《探索·發現》隆重獻映,成為當年最有影響力的紀錄片。著名評論家李星評論說:“這部紀錄片莊重、雄渾、博大、寬廣,實際上與大秦嶺的身形氣質、內在氣質是契合統一的,非常完美。”《大秦嶺》的成功、“中華民族父親山”“大秦嶺”及“秦嶺文化”概念的普及,徹底改變了茫茫秦嶺在中華文明史和中國山水文化精神史上默默無聞的形象和地位。
2011年秋,王若冰又進入包括甘肅、寧夏、陜西在內的渭河流域文化考察。在《渭河傳》自序里,他這樣寫道:“對于一位以大地山川為寫作對象的寫作者來說,沒有與大自然身心相融的交流,你就永遠無法理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狀態后面山川大地所暗含的精神情感,也無法真切地表達一顆孤寂沉默的心靈面對一山一水之際的真實感受。因為,自然的偉大遠遠勝過了神靈、才華、知識的啟示。”
《渭河傳》在《走進大秦嶺》完成后已經開始醞釀。以東西綿延1600多公里的秦嶺南北為核心的大地山川,成為王若冰創作的精神母體、思想根基和話語背景。他癡迷于探察浸淫著中華民族文化血脈的山川秘史,反之,這種靈肉砥礪和情智體驗,讓他骨血中滲透了對象征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巍峨形象的蒼茫山嶺的敬仰、熱愛和眷戀,并讓王若冰10年來心無旁騖,致力于以“一座山、兩條河、一個族群”為要素的大秦嶺文明史詩及精神家園的立體打造而樂此不疲。而支撐王若冰在他所遵從的“行走式”寫作堅持不懈的動力,既源于秦嶺南北山川自然對他的誘惑,更源自以秦嶺為背景、以渭河為紐帶的華夏文明肇始地隱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的策動。基于此,他以秦嶺—渭河為背景的創作,甚至在現實意義上走在了時代發展前列。著名作家秦嶺在為《仰望太白山》寫的序里點破了這一點:“王若冰早在2004年就開始了面向秦嶺山系五省的艱難跋涉與獨立行走,也就是說,他的文化自覺比國家實施的‘關中—天水經濟區’早了好幾年。關中父老認同的王若冰,不光是一位詩人和學者,還有王若冰作為關中與天水文化使者的角色。”
王若冰:甘肅天水人。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天水市文聯副主席、天水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主要作品有詩集《巨大的冬天》,長篇系列散文《走進大秦嶺》《尋找大秦帝國》《渭河傳》《仰望太白山》,電視紀錄片《大秦嶺》等。曾獲甘肅省第三、四屆優秀文學作品獎,首屆及第四屆黃河文學獎。以《走進大秦嶺》為藍本,由其擔任主要撰稿的八集紀錄片《大秦嶺》先后獲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紀錄片獎、第二屆全國優秀電視(文藝)欄目優秀大型紀錄片獎、國家廣電總局2010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最佳中篇獎和最佳編劇獎;《走進大秦嶺》修訂本獲甘肅省政府第七屆“敦煌文藝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