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2014年度
消費投訴熱點、焦點問題分析
一、總體情況
2014年,全市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857件,解決投訴854件,解決率99.6%,為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72.5萬元,總投訴量比2013年上升5.8%。共接待來訪、咨詢656人次,根據投訴熱點,通過媒體發布消費警示和消費指導45次,有力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投訴分類基本情況
。ㄒ唬┩对V性質區分
根據投訴性質區分:屬質量問題的360件,占42%;安全類67件,占7.8%;價格類154件,占18%;計量類20件,占2.3%;假冒商品類37件,占4.3%;合同類42件,占4.9%;虛假宣傳類45件,占5.3%;人格尊嚴受到傷害的41件,占4.8%;售后服務類35件,占4.1%,其他類56件,占6.5%。
與2013年相比,涉及質量、價格類、和其他類的投訴比重及投訴量均有所上升,假冒商品類、安全、計量性質的投訴比重下降。
(二)投訴類別區分
根據投訴類別區分:家用電子電器類238件,占28%;服裝鞋帽類183件,占21.3%;食品類55件,占6.4%;房屋及建材類36件,占4.2 %;日用商品類88件,占10.3%;首飾及文體用品類25件,占2.9%;醫藥及醫療用品類28件,占3.3 %;交通工具類23件,占2.7%;農用生產資料類23件,占2.7%;生活、社會服務類79件,占9.2%;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16件,占1.9%;旅游服務3件,占0.4%;文化、娛樂、體育服務4件,占0.5%;郵政業服務9件,占1.1%;電信服務12件,占1.4%互聯網服務4件,占0.5%;教育培訓服務16件,占1.9%;公共設施服務11件,占1.3%;銷售服務類4件,占0.5%。
與2013年相比,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日用商品類仍居于投訴量前3位;郵政服務、銷售服務、旅游服務以及電信、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等的投訴數量有所下降。
三、綜合分析
。ㄒ唬┥唐贩⻊召|量成為本年度的投訴突出問題。
2014年質量類投訴達360件,占總投訴的42%,其中家用電子電器、服裝鞋帽及生活服務居于“前三甲”。從消費者投訴來看,在家用電子電器類的通訊產品方面,質量問題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手機主板故障、噪音大、信號不好、顯示不良、功能失效、死機、自動關機、按鍵失靈。電子產品方面則主要表現在功能效果差、有聲音無圖象、安裝延時、噪音問題、冷停,銷售人員解釋不詳細、售后人員安裝技術差。服裝鞋帽類商品表現為:服裝出現脫色、開線、起球等,鞋類商品出現斷幫、開膠、開線、掉色、掉漆、號碼不一致等,以及調換商品時拒絕找差價,要求用余款選購店內其他商品。生活、社會服務類表現為美容、美發用品質量問題和洗滌、染色中的干洗服務。
(二)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問題集中。2014年以來,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為238件,占27.8%。其反映在平板電視機出現有聲音無圖象,洗衣機冷停、空調制熱溫度不理想等,問題出現后經銷商和售后服務商相互推托責任,商品維修時間長,維修后的電視觀看時同樣出現了有聲音無圖象的問題,同樣的問題不能一次性解決,導致此類投訴的數量有增無減。
。ㄈ┩ㄓ嵁a品質量投訴占家用電子電器類比例較大。近年來,通訊產品質量一直是投訴的熱點問題,2014年共受理通訊類產品投訴129件,占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的54.2%,主要表現在手機主板故障、噪音大、信號不好、顯示不良、功能失效、自動關機、按鍵失靈;出現問題后手機質量鑒定難,尤其是智能手機究竟屬質量因素還是人為因素難以界定。同時,維修服務不執行國家“三包”規定現象較為突出。
。ㄋ模┓b鞋帽類投訴突顯。服裝鞋帽類投訴為183件,占全年總投訴的21.3%,服裝類投訴101件,主要表現服裝出現脫色、開線、起球、面料成分標示不全;根據投訴情況分析,此類投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索要憑證意識薄弱;鑒定費用高;部分商品質價不符,營業員口頭承諾隨意等,商家只負責維修,不同意退換,造成消費者不滿意度較高。
。ㄎ澹┥、社會服務類投訴問題較多。生活、社會服務類79件,占投訴總量的9.2%,主要反映在干洗服務、美容、美發與汽車修理服務方面。從洗滌服務方面和美容投訴來看,主要是水洗充干洗,損壞衣服或變形,保管不善,丟失衣物,干洗店頻繁改變地址或轉讓,消費者辦理的會員卡、美容卡消費時限制有些服務項目無法使用等。
。╇娦欧⻊胀对V占比雖不高,但投訴突顯不平等條款。電信服務投訴12件,占投訴的1.4%。主要反映在通訊消費套餐復雜、宣傳內容與實際不相符,存在誤導消費者現象;通話質量有問題;計費不細、不詳,常常引起消費者質疑,銷售商欺騙消費者等。
“新消法 新權益 新責任”是2014年中消協確定的年主題。新《消法》對網絡購物、個人信息保護等新領域、新問題都作了具體規范,依法履行《消法》所規定的各項責任、義務,為廣大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此,各級消協組織要凝聚維權合力,搭建維權共治新格局,努力開創消費維權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