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發布重磅推出:2015天水對外宣傳十大關鍵詞

1、同根同祖 中華共祭

6月22日上午,在天水市伏羲廟和臺灣臺北市中影八德大樓同時同步舉行了主題為“同根同祖 中華共祭”的2015(乙未)年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兩岸共祭伏羲,表達了全體中華兒女對人文始祖伏羲創世功績的崇高敬仰和無限尊崇。活動期間,中央、境外和省級以及市屬共45家媒體近300名記者對大典儀式進行了報道,其中甘肅衛視、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中新網、央廣網、旺旺中時媒、甘肅人民廣播電臺、天水發布、天水人民廣播電臺等電視、網絡、電臺進行了現場直播和報道,特別是《人民日報》于6月18日和26日兩次推出“同根同祖 中華共祭”專版和伏羲公祭大典新聞,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當晚播出新聞,中文國際頻道《海峽兩岸》節目于6月26日首播“海峽兩岸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專題片。據不完全統計,大典前后,各級各類媒體首發和轉載相關稿件約2萬篇(件),對天水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報道,極大地提升了公祭伏羲大典的影響力和天水在海內外的知名度。
2、點贊天水大項目

10月10日,上億廣場·臺灣士林不夜城項目奠基開工; 10月18日,天水市有軌電車示范線工程、成紀新城八萬噸地下凈水工程、羅家溝大橋及接線工程同日啟動開建; 10月23日,天水市藉河生態綜合治理一期續建工程開工,市民期盼已久的藉河風情線將延伸到七里墩。同時,秦州大道、天水市三中遷建、財政易地搬遷等三個項目同日開工建設。此外,天水“八大新城”、南山文化旅游項目(天水奇特歡樂園、南郭寺佛塔建設、南山民俗文化古鎮)、麥積山大景區項目、西北華昌城項目正在建設或規劃建設。天水到十堰高速公路、天平鐵路正式通車,天水高鐵南站建設正酣……據統計,2015年,全市啟動實施城市基礎設施重大項目52項,總投資達162億元。所有這些項目,既是重點城市建設項目,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投資規模大、項目體量大、產業關聯度高,對于完善天水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間,服務周邊群眾,促進天水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一大批社會關注、發展急需、百姓期盼的好項目連續開建的消息經媒體反復報道后,熱愛和關注天水發展的廣大市民和網友紛紛熱議點贊,特別是在外地工作的天水籍人士更是為家鄉的發展歡欣鼓舞。網友留言說:“最近天水市委、市政府開工了一系列重大項目,表明新一屆市委市政府敢作為,為天水的發展嘔心瀝血。市領導迎難而上為民著想的精神值得欽佩,我們看在眼里,熱在心里!超贊!”
3、天水藍

2015年3月,圍繞全社會關注的“霧霾”話題,天水在線首發“朋友們,請到天水來‘深呼吸’,欣賞‘天水藍’”和“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43天,天水就是這么任性”兩條微文。之后,圍繞“天水藍”這個熱詞,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廣大網民進行了大量的的討論和點贊,省市多家媒體刊發圖文競相進行了報道。許多外地人也怦然心動:“原來祖國的大西北還有天水這樣一塊世外桃源!”。隨之多個版本的《天水藍》歌曲在網絡上流傳,表達了人們在藍天白云下自由呼吸的舒暢。11月,市屬媒體和各網絡平臺借業已享譽省內外的“天水藍”,相繼推出“多彩天水之天水白、天水紫、天水紅、天水黃、天水綠”,被廣大網民和社會各界津津樂道。至此,以“天水藍”為代表的“多彩天水”如數羲皇家珍,盡現天水美景,再次將天水山清水秀,藍天白云的優美的環境呈現在世人面前,用心描繪了三百多萬天水兒女們用勤勞、智慧和汗水書寫的一幅幅多彩畫卷,給天水美賦予另外一種含義,增添了無限浪漫,突出的贊美了天水是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天水藍”是天水人的驕傲和自豪,為更進一步宣傳天水、擴大天水知名度和影響力注入了新的元素,必將成為天水又一張靚麗名片。
4、中國十大最美城鎮

12月24日,“美麗中國·尋找最美城鎮”高端論壇暨中國最美城鎮頒獎典禮在廣州舉行。天水榮獲“美麗中國十大最美城鎮”稱號,這項由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聯合新華網、新華每日電訊和新華社國內各分社發起、時間跨度近兩年的大型公益傳播活動,天水在全國90個提名候選城鎮中脫穎而出,奪得頭彩。12月28日,2015“質量之光”年度質量盛典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隆重舉行。天水市喜獲“2015年度全國十大質量魅力城市”榮譽稱號,這是甘肅省首次獲得該殊榮,也是2015年度西北地區唯一獲獎城市。12月,當這兩個喜訊接踵而來時,市民歡欣鼓舞,引以為豪。正如天水日報評論中所說,這是對天水改革發展綜合實力的肯定,是對天水市委、市政府施政作為的肯定,是對370萬不斷努力、不斷奮斗著的天水人民的肯定,天水走出了西北,登上了全國乃至世界的舞臺。“中國十大最美城鎮”和“全國十大質量魅力城市” 這兩個沉甸甸獎項,又為天水眾多的靚麗名片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5、書記市長為“花牛”找“婆家”

10月30日,天水花牛蘋果及果品產業宣傳推介會在蘭州隆重舉行。在當天的推介會上,市委書記王銳、市長楊維俊對話來自上海、北京、山東、迪拜等地多家大型水果批發市場采購商和經銷商,“吆喝”叫賣天水果品,為天水花牛蘋果找“婆家”。市委書記、市長主動出擊“搞推銷”,推銷的不僅是天水果品的品牌,也是推銷的天水形象,更是向廣大消費者做出了一次莊嚴的承諾。當日就簽約購銷天水果品總量5.83萬噸,金額達3.26億元, 會上,天水市還通過淘寶網店以一元秒殺的形式向全國人民饋贈500箱精品“花牛”蘋果,好評如潮。書記市長為花牛蘋果找“婆家”,引起社會各界和網民的極大關注和好評,贊其“為民秀出好作風”;10月底到11月初,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中新網、央廣網、甘肅日報、甘肅衛視、甘肅人民廣播電臺、甘肅農業網、天水發布、天水日報、天水廣播電視臺等中央、省級和市屬媒體以“書記市長為花牛找婆家”同一標題進行了報道;寧夏在線、貴陽網、婁底都市新聞網等地方媒體也進行了轉載,形成了宣傳報道的強大聲勢。天水日報及時發表評論“為市領導賣蘋果點贊”,正如評論所言:“市委書記、市長推銷的是水果,辦的是民事,為的是民富,謀的是群眾的福祉”。
6、潘蘋果“國際紅”

自SOHO中國的董事長潘石屹代言家鄉花牛蘋果以來,潘石屹就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推銷家鄉的特產,為花牛蘋果牽線搭橋,2015年12月,在他的力促下,天水花牛蘋果搭上了京東商城這個全國最大的電商平臺,讓花牛蘋果進入了營銷的快車道。在推介會上,潘石屹深情地說:“花牛蘋果有童年的味道”,極力推銷家鄉的味道。“潘蘋果”成為天水花牛蘋果的代名詞,也成為一個全國都叫得響的熱詞。2015年5月,中央電視臺《中華情》總導演郭霽紅回到家鄉天水,公益代言秦州大櫻桃。郭霽紅在櫻桃樹下,寫下了“櫻桃紅時,我在天水等著你”、“秦州大櫻桃,酸酸甜甜,初戀的味道”。郭霽紅公益代言秦州大櫻桃,經過各新媒體的報道,迅速走紅, “國際紅”(郭霽紅)也成為了一個網絡熱詞。借助天水籍名人代言家鄉特產,全力打造“名人+特產”的宣傳品牌運作模式,營造出了一輪市場營銷“新風”,使得潘蘋果和國際紅(大櫻桃)----紅了,紅遍了大江南北,走向了國際。
7、張家川要發展 滿世界開飯館

張家川縣結合當地群眾有善經商、長餐飲的實際,加大培訓力度,努力做強清真餐飲富民產業。據統計,張家川人在北京、上海、武漢等20多個省會和蘇州、青島、十堰等200多個大中城市發展清真餐飲經營店13000家、賓館860家,年創收8億元,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1%,僅在北京,就已投資完成清真餐飲門店和賓館2000多家,從業人員達到了10萬人。“張家川伊香拉面師”、“張家川伊香烹飪師”等14個清真餐飲品牌已享譽全國清真餐飲界,“習連匯牛肉面、”馬艾沙牛肉面“、”馬老六牛肉面“、”伊香拉面館“等500多家連鎖清真餐飲店遍布全國各地。”張家川要發展,滿世界開飯館“是張家川縣緊緊圍繞落實精準扶貧戰略,通過勞務輸轉實現脫貧致富的一個生動寫照,更是一個成功典范。”張家川要發展,滿世界開飯館“已成為創業致富的經典語錄,也成為張家川縣對外宣傳的形象廣告語。
8、“五大賽事”不“箭”不散

9月9日,中國·天水秦州第一屆”李廣杯“國際傳統射箭邀請賽拉開帷幕。本次國際C級賽事,吸引了中國、美國、法國、波蘭等國及臺灣地區的50支代表隊、近300名選手參加了比賽。在賽前,市屬各媒體推出:九月九日 不“箭”不散的宣傳圖文,不“箭”不散,由于其用諧音和網絡化的一個詞,就形象地代名了本屆射箭邀請賽,因此引來大家的口口相傳,其后各大媒體在報道賽事時也被大量引用,成為一熱詞。此外, 2015年,天水市還相繼舉辦了”2015中國·天水端午節龍舟大賽、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全國山地自行車錦標賽暨青年錦標賽、2015年中國龍舟公開賽、2015中國·天水·麥積山全國山地自行車邀請賽等五大賽事。借賽會盛事,展天水風采。天水以舉辦各類高規格體育賽事為契機,全面展示天水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提升了天水在全國乃至國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據不完全統計,在各類賽事期間,中央、國外、省內外媒體共刊(播)發有關宣傳報道天水的稿件、圖片萬余篇(幅),網絡點擊人數過億。其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中國體育報、新浪網等電視、廣播、平面、網絡主流媒體對天水的報道密度超前。
9、百名社長·百家網媒天水行

9月22日, “全國百家網媒天水行”活動正式啟動。這次由天水市委宣傳部、天水市委外宣辦主辦,中國甘肅網牽頭組織的網絡新媒體采訪活動,聚集了來自新華網、央視網、中青網、中國西藏網、中國甘肅網、騰訊網、鳳凰網、紅網、東方網、東南網、大眾網、東北新聞網、云南網、中安在線、西部網、中國江蘇網、大河網、寧夏新聞網等60多家(后方支持轉載稿件40余家)國內知名網站的總編、記者近70人,對我市“重點項目建設、精準扶貧發展、豐厚文化旅游”等方面進行深入采訪報道。此前,由天水日報社承辦的“全國百名社長總編聚焦天水”采訪活動,邀請了全國76家地市州盟黨報、都市報社長總編和記者編輯150多人,對天水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進行了實地采訪,向全國推介天水。據統計,兩次大型采訪活動,平面媒體制作專版15個,刊發文章130多篇,消息圖片1000多條(幅)。各網站制作專題57個,發稿500多篇,點擊量超千萬次,發布新浪、騰訊微博600余條,點擊閱讀上百萬次,參與評論2000余人次;發布微信700余條,訪問達130多萬以上;新聞app發稿量320余條,訪問300萬次;參與網站發布新聞圖片8000余張,各網站及新媒體訪問量總計超過1800萬人次,有力地宣傳推介了天水。
10、“苦樂村官”搭上“幸福快車”

2015年,首部反映甘肅、天水開展雙聯行動和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成效、再現美麗鄉村建設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苦樂村官》在天水拍攝完成。該劇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保奇影視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著名劇作家曹銳編劇,著名導演白永成執導,特邀斯琴高娃、劉威、錢泳辰、孫嘉璐、楊昆、顧艷、馬丁等著名演員傾情出演,主打“隴原情、家鄉人”的風格牌,全劇鄉土氣息濃郁,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自開機以來,引來眾多媒體的關注,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甘肅網、每日甘肅網、騰訊網、新浪網、搜狐網、大公網、網易、愛奇藝、百度貼吧等媒體和網絡平臺進行了大篇幅的宣傳和追蹤性報道,社會反響強烈。此外,由天水市委、市政府、天津艾美光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攝制的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題材電影《幸福快車》在武山縣完成了拍攝工作,將于2016年上映。由央視拍攝的五集高清人文紀錄片《麥積山石窟》7月10日開始在CCTV-1《中華民族》欄目播出;歷時五年編寫的《天水通史》也出版發行。這一部部影視精品和文化工程的創作生產,是天水建設文化大市的重要舉措,對提升天水文化的影響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共天水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2016年1月14日
相關鏈接:
“天水發布”微信公眾平臺由天水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創辦。“天水發布”是天水最權威的政務新媒體,是市委、市政府發布權威信息、加強政民互動、引導網絡輿論的一個重要平臺,也是我市開展對外宣傳,讓廣大網民了解天水、關注天水的一個重要窗口。
關注“天水發布”可通過微信賬號搜索“天水發布”(gstsfb)或掃描“天水發布”微信二維碼添加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