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寧民介紹伏羲廟標識
大公網6月12日訊(駐蘭州記者 劉俊海 實習記者陸濤)6月22日,2016(丙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在天水市舉行,為提升公祭大典活動的影響力,天水市面向社會公開征集了公祭伏羲大典祭文、伏羲廟標識和公祭伏羲大典宣傳語,在征集到的34種標識中,最終確定以龍圖案為主要元素的標識作為伏羲廟標識。
天水市伏羲廟管理局局長、天水市博物館館長李寧民說,伏羲是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是龍圖騰的締造者,天水是龍城,因此,以龍圖案為主要元素,將所有設計理念融匯于其中,充分詮釋了天水——中華文明的起源之地和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的內在特質。
李寧民介紹,標識整體以虛實結合的圓形為基調,運用藝術設計的語言,將伏羲始畫八卦、創立龍圖騰、乾坤定位、辨析陰陽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有機的融為一體,直觀而不失美感。標識整體色彩采用“陶色”作為創作色調,半開半合的圓形,中間以反“S”形的龍圖案隱含太極圖,外圍紋樣以抽象概括的設計手法,運用繩紋、彩陶紋飾和水波紋等,同時在頂部和底部隱含了乾坤兩卦,寓意天水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龍生水澤、水生萬物的事物變化規律,整體色彩采用“陶色”作為創作色調。
據了解,伏羲是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天水是羲皇故里,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而天水伏羲廟是一座專門祭祀伏羲氏的宗廟建筑群,現存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總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1191平方米。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目前我國保存最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廟宇,被人們尊稱為“中華第一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