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熱土引鳳來棲
——市第六次黨代會以來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綜述

敢于發力,善于發力,才能爭得招商引資主動權。
一個個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一個個綠色如茵的農業基地、一幢幢建設一新的高樓基地……這一切,在天水秋日的陽光里定格成美麗畫卷。不管是工業、農業、城鎮、鄉村,到處激蕩著發展的浪潮,書寫著招商引資發展的春天。
9月12日,記者來到麥積區馬跑泉公園、天水上億廣場、秦州印象等項目現場,一輪輪招商引資的熱潮、一陣陣項目建設的熱浪撲面而來,給全市經濟發展帶來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五年來,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新常態,搶抓發展新機遇,以“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壯大支柱產業、做強優勢產業”為重點,以蘭洽會、西洽會、伏羲文化旅游節等重要節會和“民企隴上行”、“浙商隴上行”、“千名隴商回家鄉”、“徽商隴上行”等重大招商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科學開展招商引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打開天水招商引資項目庫,一組數據吸引了記者的眼球——2011年至2015年,全市累計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087項,總投資2573.04億元,到位資金587.93億元,續建項目到位資金591.7億元,新建和續建項目到位資金共計1179.63億元,年均增長48.5%;簽約項目中,投資額1億元以上5億元以下的項目364項、5億元以上10億元以下的項目65項、10億元以上的項目60項,分別占簽約招商項目總數的33.49%、5.98%和5.52%;簽約項目中,一產項目176個、二產項目360個、三產項目551個,分別占簽約招商項目總數16.19%、33.12%和50.69%,產業結構日趨合理,項目結構不斷優化,項目質量逐年提升,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不斷提高。
筑巢引鳳,需有良枝而棲。為此,天水市把招商引資視為“生命線”,在優化投資環境、提高項目服務上鉚足了勁,下足了功夫,開發區、農業高新技術園區、各縣區工業園區基礎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園區的集聚功能、孵化功能和輻射功能不斷增強,經濟承載能力和對投資的吸引力不斷提升,招商引資“洼地效應”和產業群聚作用不斷顯現,為吸引更多的投資項目落戶奠定了基礎。同時,對于牽動性強、產業鏈條長的大項目、好項目,天水市站得高、看得遠,積極協調有關方面在項目規劃論證、審批備案、征地拆遷、開工手續、證照辦理等環節開通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手續,積極幫助解決項目落地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部門服務、全方位參與的工作機制初步建立,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為大招商、招大商營造了良好氛圍。
一批批投資者紛至沓來,一個個項目紛紛落地生根。我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天水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突出招商引資主抓手,內增活力、外拓空間,一定能夠實現縣域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