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利益無小事
——記秦安縣興國鎮映南社區黨委書記張瑞霞

“這么冷的天,你咋又來了?”
“快過年了,我來看看你們。”張瑞霞一邊說一邊將大米和食用油放下。
今年77歲的辛金香一見面就拉著張瑞霞的手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要不是社區,她家一家四口的日子不知道會怎么樣。兒子因為打工受傷,干不了重活,孫子因病常年臥床,孫女還未成年,家里沒有經濟來源;住房出現裂縫,成了危房。張瑞霞經過走訪了解后將她家納入低保。

“這幾天特別冷,出門的時候要穿暖和;墻上的裂縫要注意,尤其雨雪天氣……”張瑞霞事無巨細的一一叮囑道。
2月初,天氣異常寒冷,但辛金香老人的心里卻是溫暖的,“我們全家4個人都享有低保,每月有1000多元的最低保障金,能保證生活。”

張瑞霞自擔任秦安縣興國鎮映南社區黨委書記以來,始終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工作的基本立足點,強化制度建設,創新工作思路,不斷健全社區各項工作長效機制,著力打造“黨建+”服務新模式。
“映南社區黨委本著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去服務群眾,成立了服務大廳,設立了黨員示范崗。今年創建了‘黨建+’模式,帶動各項工作。”張瑞霞說,社區創建了網格化的服務模式,各小區都有樓院長,及時了解小區困難群眾、矛盾糾紛等,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是重點服務對象。

為了進一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張瑞霞不斷探索和創新黨建工作新理念,在社區建立“社區黨委—社區各黨支部—社區各居民小組—居民樓院社區服務點—居民”鏈條式服務網格,實現了以網格為依托,采取主動服務的方式,有效地將黨建工作與社區環境衛生整治、社會維穩工作、安全生產、公共服務、勞動就業保障等深度融合,開展黨員活動。黨員活動中,社區黨員干部開展針對特殊群體和轄區單位的‘群眾辦事、干部代辦’制度。無職黨員設崗定責,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多人一崗’等形式認領崗位,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清理垃圾死角,組織慰問老黨員、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通過組織開展義診、禁毒專題講座等活動,使黨員的服務有目標,有承諾,有責任,有成效,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系,充分發揮了黨員在社區工作中的模范作用。
“我們社區是居民自治,居民自己管理自己,從而提高居民的素質,同時,通過各種活動、學習,提高社區工作人員自身的素質,為居民測量血糖、量血壓等常規性檢查,每個工作人員都特別熟練。”張瑞霞說。

群眾利益無小事,張瑞霞總是耐心接待每一位上訪的群眾。“有位居民因為取消低保后來上訪,找民政局,找社區,我們一直耐心地解釋政策,告訴他能辦到的會盡力去辦,一次解釋不通就兩次,兩次不通就三次,最終他也想通了。”張瑞霞笑著說。
社區負責黨建工作的陳保平告訴記者,張瑞霞在工作中特別認真,她通過集中學習,經常給黨員講解理論基礎、黨的政策方針,每一項工作講得特別清楚。哪個同事生病,或者家里有什么事情,她都能給予理解和幫助。在工作中對群眾特別耐心,經常主動深入群眾家中,然后將問題反饋給他們,他們便入戶解決群眾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多年來,張瑞霞每天超負荷帶病工作,周末時常不能休息,風雨無阻的走訪老黨員、貧困戶、群眾代表,征詢社區建設意見,解決困難家庭城市低保等,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先后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甘肅省維護穩定工作先進個人”“天水市衛生計生‘十佳’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映南社區在張瑞霞的領導下,獲得“2014年度平安社區”“2015年度先進單位”“2017年基層黨建示范點”等集體榮譽,這些榮譽凝結著一名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心血和汗水。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