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由天水市文明辦組織的“天水好人”評選活動開展以來,共有45人獲得“天水好人”榮譽稱號,引發(fā)社會熱議,受到廣泛好評。他們當中有各類最美人物和身邊好人。他們都很平凡普通,但每個名字背后都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們職業(yè)分工不同,但都在為社會傳遞著正能量。日前,2018年第一季度“天水好人”名單正式出爐,楊鳳武、李鑫等15位市民榜上有名。今日起,天水在線《天水好人 百姓榜樣》欄目將每天講述一位天水好人的感人故事,集中展示我市公民道德建設領域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進一步營造學好人、做好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深入有效開展。

楊鳳武,男,出生于1982年2月,甘谷縣八里灣鄉(xiāng)陡灣村人,現(xiàn)供職于甘肅省天水市伏羲贍老助學基金會。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產(chǎn)黨,為人孝親尊師,愛崗敬業(yè),樂善好施,積極向上,是一個新時代充滿正能量的向上向善好青年。
1998-2001年,楊鳳武在甘谷縣建設銀行上班期間,來自農(nóng)村的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工作努力,多次得到領導的表揚和肯定,并被評為建行先進工作者。2001年3月進入甘谷縣煙草公司,經(jīng)常早出晚歸,為了多送幾戶煙,有時候要多走幾十里地,甚至交通不便時,要把車停下來步行前去。冬天下雪,路不好走,不方便開車,他也會步行前往。好在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的他,身體結(jié)實,隨便步行一二十里地,不成問題。于是,他取得了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成績,不僅得到了領導的贊賞,而且也得到了同事們的贊賞,公司連續(xù)三年,都把他評為先進個人。
2006年,吳鴻清教授在甘谷縣創(chuàng)辦伏羲教育實驗班,他即追隨吳教授左右,來到了條件艱苦的甘谷永安伏羲學校,為伏羲班義務做各種工作,贏得了吳鴻清教授和全校師生的贊賞。學校有很多教師家住在城里,上班極不方便,沒有城里直接通往學校的公交車。教師們有些騎摩托車到校,極不安全,如果是冬天,因為寒冷對車的控制力不是很好,就更不安全了,要是下了雪,單車就不敢騎了。有些教師,因為買不起摩托車,就只能騎自行車,這樣非常累,等到了學校,就已經(jīng)非常累了,這樣會影響到上課的效果。還有些老師,只能住校,每周才能回一次家,那時候?qū)W校還沒有食堂,生活很是不便。于是,他就承擔起了接送老師的重任,每天早上,他開車從城里最遠的地方出發(fā),一路挨個兒把老師們接上,送到學校,每天晚上散學,他再挨個兒把老師們送回家,他是起得最早的,也是回家最遲的。

有時候,吳鴻清教授會把孩子們接到駐地學習,做各種活動,他就會承擔起后勤工作,比如說采購食物、做飯等等。那時候,孩子們還很小,有個別孩子會尿褲子,等孩子們睡著了,他就和吳教授一起把尿濕的褲子那在火上烤干。孩子們玩累了,他就會把孩子們一個一個送回家。伏羲班的每一個孩子的家長,都認識他,都和他很熟悉,都對他很熱情。
2011年的時候,伏羲班的孩子要去香港參加辛亥革命紀念活動,他就成了孩子們的后勤保障,孩子們的生活用品要他來背,孩子們展示書法的文具和武術(shù)的器械,也要他來負責,很多人很難想象工作的繁雜。
2010年,甘肅省天水市伏羲贍老助學基金會成立了,吳鴻清教授任理事長,就把他吸納為工作人員。自從進入基金會,他的工作熱情更加高漲。每年,組織資助品學兼優(yōu)的應屆大學生,為了讓每一個資助對象,都是符合標準、品學兼優(yōu)的,他不管有多遠,都會挨家挨戶走訪,到每一個資助對象家里,進行實地采訪。很多被資助過得學生,見了他,都要熱情地喊一聲楊叔叔。每年臘月,他都會組織各種贍老活動,給那些生活困難的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送油送米,還送錢。每年的重陽節(jié),他就會組織伏羲班的孩子們,做一些慰問老人的活動,給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送去基金會的問候,送去吳鴻清教授的問候,送去伏羲班學生的問候。
每年,永安伏羲學校,都會涌現(xiàn)出一些教學認真負責、愛崗敬業(yè)且關(guān)心學生成長的好老師,他就會協(xié)調(diào)基金會,獎勵這些老師。有很多伏羲班的學生,在校學習認真,回家孝順父母,于是,他就會組織學校和基金會,對這樣的孩子進行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獎勵,讓孩子們在健康的成長的同時,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楊鳳武不僅工作上認真,深得領導和同事的賞識和認可,而且在家里孝敬老人,尊敬兄長。他母親去世得早,靠父親一人撫養(yǎng)成人,因此對父親非常孝順,從小就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父親和哥哥姐姐們下地干活,他放學回家,就會先把飯菜做好,等待父親和哥哥姐姐回來。父親晚年身體不是很好,經(jīng)常需要吃藥,他就跑很遠地方,為父親買藥。父親住在鄉(xiāng)下的哥哥家,他在城里住,只要回家,總要給父親做一些推拿按摩,要是晚上住宿,就一定要為父親洗腳,這讓父親倍感幸福。有一段時間,父親的病得很嚴重,他因為工作關(guān)系,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每天晚上,他都會給父親打一個電話,問候父親的病情。每次出差回家,一放下行李,就會立刻趕往鄉(xiāng)下哥哥家,看望父親。他不僅對自己的老人孝順,還對妻子的老人也很孝順。隔三差五,只要有空閑,就會帶著老人喜歡吃的食物,去看望老人。

楊鳳武雖然初中畢業(yè),但是,跟隨吳教授的這些年,他自學取得了高中畢業(yè)證,報考了中央電大的函授班。平常,一有空閑,還要練習書法,他的書法作品,不亞于學校專業(yè)老師的書法水平,這讓作為書法家的吳鴻清教授非常青睞。他平常最喜愛的事情之一,就是陪伏羲班的孩子們背誦經(jīng)典,有很多經(jīng)典,孩子們會背了,他也會背了,現(xiàn)在,他的《弟子規(guī)》等古文背誦的非常好。
楊鳳武不僅工作認真,關(guān)心家人,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而且還積極學習黨的各種方針政策,尤其對偉大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更是非常認真,深刻認識到十九大精神才是真正引領中國人民發(fā)家致富、生活幸福美滿的根本保證,是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的指路明燈。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