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天水市發展綠色金融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天政辦發〔2018〕144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市屬及駐市有關單位:
現將《天水市發展綠色金融的實施意見》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7月28日
天水市發展綠色金融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全國和省、市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構建天水市綠色金融體系,創新綠色金融服務,支持綠色產業發展,推進綠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銀發〔2016〕228號),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重要意義、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重要意義。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提供的金融服務。當前,我市正處于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綠色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對金融的需求巨大。發展綠色金融,是有效引導要素資源向綠色環保產業合理配置和集約使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我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是引領金融業發展新趨勢、新潮流的有效途徑,是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總體要求。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和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圍繞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總體要求,通過建立完善綠色金融管理制度、目標和指標體系,以綠色金融發展支持、引導、促進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經濟加快轉型升級,不斷提升我市經濟增長潛力。
(三)發展目標。充分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金融、財政、環保等政策和相關法規的配套支持,構建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發展基金、綠色保險等多元化、互補式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積極動員和激勵社會資本投入到綠色產業,促進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污染治理和低碳經濟協調發展。大力推進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將金融資源有效配置到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態修復、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努力實現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增速高于各項貸款余額平均增速,且高于上年綠色信貸余額增速。各金融機構綠色金融產品和項目數量顯著增加,各類社會主體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顯著增強,綠色產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提升。
二、主要任務
(一)大力發展綠色信貸。一是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自身發展定位,有區別有側重的加強綠色金融服務。政策性銀行機構要發揮中長期投融資優勢,為循環經濟、海綿城市等綠色項目建設提供期限合理、穩定的資金支持。全國性商業銀行要積極發揮網絡渠道、業務功能協同等優勢,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綠色金融服務。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法人機構要積極探索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制定和完善綠色金融發展戰略,為綠色信貸和投資提供專業化金融服務。二是明確綠色信貸支持重點。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緊緊圍繞生態產業、循環經濟、可再生能源開發、污水處理、水資源節約、綠色交通、綠色消費等領域,創新擔保方式,積極探索以應收賬款質押、履約保函、知識產權質押、林權、股權質押、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未來收益權質押等方式,開展能效融資、碳排放權融資、排污權融資等信貸業務,大力支持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探索開展綠色金融服務創新試點,重點在綠色金融項目評價機制、綠色消費信貸、綠色租賃、綠色信托、綠色企業投貸聯動、綠色供應鏈融資、綠色信用建設等方面推動改革創新。三是完善綠色信貸授信審批流程。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及時制定綠色信貸行業、企業和項目的準入標準,加強與市發改委、環保局等部門的溝通,定期收集、主動跟進綠色項目信息,幫助完善“綠色項目清單”。加強授信管理,將環境和社會風險因素納入貸款授信、審查審批、貸后管理全流程管理。加快建立綠色信貸授信制度,簡化審批程序,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合理確定綠色信貸利率和收費標準,降低綠色信貸成本,保持綠色信貸持續較快增長。
(二)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支持綠色投資。一是探索發行綠色債券。加大直接融資工具的宣傳力度,有針對性地向綠色環保企業推介債務融資工具。按照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標準,加大對綠色環保企業的培植力度。大力推進我市高新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企業在“新三板”市場和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國內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境外上市融資,引導綠色環保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有條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要積極探索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優先和主要用于支持綠色環保企業。二是推動設立發展綠色產業基金。推動各級政府整合現有節能環保等專項資金設立政府主導的綠色產業發展基金,探索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充分發揮綠色產業基金的放大效應和導向作用,引導投資機構和社會資本積極加入。支持在綠色產業中引入PPP模式,鼓勵將節能減排降碳、環保和其他綠色項目與各種相關高收益項目打捆,建立公共物品性質的綠色服務收費機制。推動完善綠色項目PPP相關規章制度,鼓勵各類綠色發展基金支持以PPP模式操作的相關項目。
(三)積極發展綠色保險。全市保險業金融機構要結合我市實際,創新設計具有特色和綠色產業特點的綠色保險產品。加強與環保部門溝通,主動在我市煤炭、玻璃、水泥、化工、制藥、火電等行業開展環境污染責任強制保險試點及推廣工作。積極研發環保技術裝備保險、針對低碳環保類消費品的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森林保險和農業災害保險等產品。推動保險業金融機構研發綠色企業或綠色項目貸款保證保險業務,建立與綠色信貸的聯動機制,對綠色信貸開展貸款保證保險,為綠色企業和項目融資提供增信支持,降低綠色信貸風險。對重點排污單位,通過政策激勵和信貸約束等方式逐步落實參保投保,并將有無參投保環境污染責任強制保險作為獲取其他綠色金融服務的優先條件。主動對企業開展“環保體檢”,將發現的環境風險隱患通報環保部門,加強環境風險監督防范。推動保險業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綠色事業部或建立專業團隊,通過股權、債權等多種形式,為重點綠色項目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四)完善綠色融資擔保體系。建立健全市、縣區兩級政策性和商業性綠色信貸擔保體系,通過專業化綠色擔保機制,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于綠色產業。引導融資擔保機構優先向綠色領域配置擔保資源,對符合要求的綠色環保項目、綠色創業創新企業和綠色農業項目予以優先支持。鼓勵政策性擔保機構為企業綠色債券提供擔保,降低綠色債券的融資成本。
(五)提高金融業綠色發展水平。一是提升金融數字化水平。大力推進金融管理和業務系統數字化建設,完善網絡平臺和電子技術,支持金融機構在我市建設綠色數控中心和云技術綠色數據中心。二是積極發展綠色結算與支付。大力發展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網上結算、銀行劃轉、代收代付等無紙化結算支付方式,推廣網上保險、自助銀行等業務,普及電子賬單、ATM、POS機等服務手段,提高綠色支付結算比例。支持發展智能化、便民化的小區金融超市。三是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鼓勵發展與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相關的專業金融機構以及交易市場、投資理財、財富管理、征信評信、財務咨詢等金融服務機構,提高金融業綠色發展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市政府金融辦、天水銀監分局、市保險行業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環保局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綠色金融工作實施領導小組,加強對綠色金融工作的指導,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切實防范金融風險。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在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二)抓好組織實施。各縣區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綠色金融發展重點,分解落實工作推進任務,并將其納入年度重要工作責任目標,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確保相關工作順利推進。要加強宣傳引導,為綠色金融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三)強化監督考核。各金融機構要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的綠色金融統計標準和要求,及時向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報送真實、可信的綠色金融統計數據和綠色金融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評價的依據。
(四)加強政策引導。強化金融、財政和監管政策配套支持,為綠色金融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要充分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經濟的支持力度。監管部門應適當提高綠色金融風險容忍度。各級政府要積極探索通過實施產業基金撬動、綠色信貸貼息、設立風險補償金等措施,降低綠色信貸成本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