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岷山生態公園又名弘文園,是在先后隸屬國家第五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等部委的原岷山機械廠舊址上修建而成。把歷史的時光再往前推溯,這里還曾有過東教場、天水造幣廠、天水步校的稱呼。
原岷山廠區樹木茂盛,植被良好,僅后備古樹就達六百余棵,素有“城市綠肺”之稱。為延續歷史文脈,打造供市民休閑娛樂的生態文化公園,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啟動岷山廠片區開發建設項目的同時,同步實施天水市岷山生態公園項目,項目由天水市城投公司實施,于2019年7月開始建設,總占地面積252.9畝,弘文園建設之初,本著生態優先、文化為本,文化與商業交融、生態與人文競秀的理念,對原有11棟文保及特色建筑進行保留修繕,在原有植被的基礎上提升改造綠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補栽銀杏、櫻花、桂花等大中喬木5000余株,花石榴、高桿月季、金葉女貞等小喬木約2000余株,大葉黃楊、四季玫瑰等小灌木12萬平方米。弘文園的建成,為周邊群眾提供了一個“家門口”的休閑好去處。
今年6月20日弘文園局部開園以來,公園人氣頗旺,隨處可見親子家庭、街坊鄰里來此休閑、游玩,盡情享受著公園里的愜意。人與自然和諧的美妙畫面,讓市民們不由地拿起手機定格下一個個充滿溫情的畫面,同時,弘文園也迎來了一位萌萌的“小朋友”。

7月9日上午10時許,一位姓賈的游客帶著一個紙箱來到了弘文園管理中心,經介紹,他在弘文園內晨練時,發現一只落單在地的貓頭鷹幼雛,見其不具備飛行能力,擔心被附近野貓野狗傷害,便找來紙箱將其護送到園內的管理中心,希望公園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救助。

弘文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隨即對貓頭鷹幼雛進行了喂食并向110報案求助,110指揮中心立即指派森林公安夏警官前來查看。夏警官對這只貓頭鷹進行救助檢查,確定其體表無傷后,將它護送回派出所觀察,在確認貓頭鷹幼雛體力恢復后于下午3時左右放歸自然。據了解,貓頭鷹總數超過130余種。在除南極洲以外所有大洲都有分布,其大部分為夜行肉食性動物。貓頭鷹在我國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相雖萌,但長大后卻是不折不扣的猛禽。
據弘文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反映,由于弘文園地處城市中心,園內生態植被豐富,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納涼的好去處,也為不少鳥類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棲息和覓食環境,反映出我市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