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形勢 拓展新職能
——天水市水產種質資源保護站批復成立
近日,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長江十年禁捕的重要指示要求,為做好我市水生動物生態保護工作,根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10部門《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實施意見》、《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轄區內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天水市人民政府關于在全市自然水域禁漁的通告》、天水市畜牧獸醫局、天水市發改委等11部門《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經中共天水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同意,在天水市漁業工作站加掛天水市水產種質資源保護站牌子。主要職責任務是:負責擬定天水市水生動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制度,設置和維護水產種質資源保護界碑、標志物及有關保護設施;開展水生動物資源及其生存環境的調查監測、資源養護、生態修復和監督管理工作;救護傷病、擱淺、誤捕的水生動物保護物種;實施自然水域水生動物禁捕工作;協助有關單位調查破壞水生動物種質資源和生態環境事件的違法事件。
近年來,隨著產業的發展,水生動物生態環境保護顯得更加重要和緊迫。鑒于我市地處長江和黃河交匯處,秦嶺西坡林緣水生動物有100多種,資源豐富,現存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大鯢、秦嶺細鱗鮭和省級重點保護水生動物山溪鯢以及土著特有魚類眾多,加以保護和開發利用十分必要,先后建成國家級大鯢、秦嶺細鱗鮭等水生動物保護區和省級保護區3個,從2008年起已連續12年在全市自然水域實施禁漁制度。水產種質資源保護站的成立,填補了我市自然水域野生魚類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管理工作的空白,加強了我市漁政執法力量,對順利完成長江十年禁捕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