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揚帆正當時 起航助力興鄉村
——天水市電子商務發展側記之張家川篇

張家川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古絲綢之路”南大道橫貫縣境,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省定深度貧困縣,是一個以種植業、畜牧業、餐飲服務業和勞務輸出業為主的農業縣。全縣現轄15個鄉鎮,總面積1311.8平方公里,總人口34.34萬人,其中回族23.82萬人。境內礦產、水資源豐富,全縣森林覆蓋率22.48%,宜牧草地54.10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49.57萬畝,縣內名勝古跡較多,馬家塬戰國墓地遺址被評為2006年度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張家川“花兒”被列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天,我們齊聚在阿陽大地,隆重舉辦張家川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啟動儀式。在此,我謹代表張家川縣四大組織和全區34萬回漢人民向出席參加今天儀式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張家川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2019年7月,張家川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在張家川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啟動儀式上慷慨激昂地致辭,由此拉開了電子商務示范縣項目精彩奮進的序幕。

至此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電子商務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把電子商務發展作為助推精準脫貧,拉動消費需求,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引擎,全力推進各行業與“互聯網+”模式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全縣電子商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強化保障,明確責任分工。健全了領導機制,成立了以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張家川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實施方案》、《張家川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張家川縣電子商務獎勵扶持暫行辦法》、 《張家川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從資金、信息技術、服務等方面,對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傾斜性保障。

一是夯實基礎拓寬模式,擴大電子商務服務領域。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為契機,建成了1處縣級物流配送中心,15個鄉鎮物流配送站,建成了160個村級物流配送點,覆蓋了全縣80%以上的行政村,其中貧困村142個,覆蓋率達100%。已經形成了縣有服務中心、鄉有服務站、村有服務點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契機,改造提升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擴大服務范圍,實現一網多用,扶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超市、便利店、零售網點開展網絡銷售,更好的發揮其產品整合、銷售信息、代銷代購、信息查詢、繳費等便民服務。 積極探索“政府+企業+市場”的運營模式,推動電子商務規;Ⅲw系化、專業化發展,形成從產品組織、物流運輸、市場銷售、平臺推廣、機制監管等一條龍、一體化運作模式。

二是因地制宜創新品牌,挖掘網銷主打產品。張家川縣是一個農業縣,主導產業以農業生產和草食畜牧業為主,緊緊圍繞農副產品產品生產和流通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加強質量品控,做好農畜產品地理標志、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引導鼓勵從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注重生產許可、質量認證和產品溯源體系建設,通過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供應、統一配送等手段進行農副產品品牌塑造,采取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方式加大縣域農副土特產品上行力度,提高農特產品市場占有率。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目標定位,重點對清真食品系列、民族特色產品系列、皮毛產品系列、中藥材山野菜系列、農副產品系列五大系列產品進行品牌化建設,加快農產品“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工作,緊緊圍繞網絡營銷特點,加強網銷品牌商標注冊培育工作,通過第三方平臺全方位的包裝、策劃、宣傳推廣等活動,打造網銷知名品牌,促進農產品的線上線下銷售。全方位多層次開展以安全、健康、生態等主要內容的張家川縣區域公共品牌“關隴壹品”推介宣傳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統一標識、標準、授權、定價,打造獨具張家川特色農副土特產品品牌體系。

三是揚帆起航緊盯目標,加大“雙創”建設力度。積極鼓勵和引導大學生村官、未就業學生、回鄉創業人員等有志青年依托本地特色產業和資源優勢開設更多的網店,爭取在短期內使網店的數量進一步突破,規模進一步壯大,效益進一步提升,實現“小而單”向“全而優”的轉變、“單兵作戰”向“抱團發展”的轉變、“粗放經營”向“精細營銷”的轉變,爭取貧困戶都能在網上銷售農副產品,真正讓電子商務成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借助遠程教育平臺或聘請專家通過授課及實際考察,普及電子商務知識,把電子商務各類專業人才充實到電商隊伍當中,逐步在縣內各鄉鎮培育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的網創隊伍。

四是互惠共贏聯動發展,延伸產業發展鏈條。積極引導各工業企業、商貿流通企業把傳統流通模式轉變到開展電子商務模式上來,把一般的傳統線下交易轉變到網絡線上交易上來,節約物流成本,擴大交易量,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在淘寶、蘇寧、樂村淘、拼多多、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開辦的網店有688多家,從業人員4500多人,涌現出張家川伊佳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張家川縣拉面網、天水訊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電商企業40家,中小型物流企業5家,快遞公司13家,貨運部22家。指導企業在電商物流網點建設、農產品產銷對接、網貨產品供應、網貨品牌打造及宣傳推介方面,健全服務功能,延伸服務半徑,形成聚合效應,打造成集培訓孵化、策劃運營、農產品上行、快遞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電子商務龍頭企業,互惠共贏聯動發展。

五是整合資源多式并舉,引導發展物流快遞。同物流快遞企業、郵政協商,探索構建“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的雙向物流體系,培育多種所有制、不同經營規模和各種服務模式的物流企業主體。依托已建成三級電商服務站點進一步完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縣、鄉、村三級物流貨物統一配送,從縣級物流倉儲中心到鄉鎮物流服務站2天內完成配送,到村級服務點3-5天完成配送。實現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雙通道。為創業群眾提供技術指導、物流配送、信息咨詢等服務功能,搭載O2O體驗功能,承擔線下體驗服務,讓廣大群眾實現網購、充值繳費、保險辦理、金融服務等方面一站式辦理,收集當地特色農產品信息,匯總后對外發布信息、銷售,實現鄉鎮、貧困村物流快遞全覆蓋,徹底解決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真正實現電子商務精準扶貧的目的,為縣域經濟發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