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救助是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最后一道防線。天水市醫療保障局以農村貧困人口重大疾病為重點,在確保醫;鸢踩那疤嵯,積極嘗試探索、科學調整政策、提高保障水平,進一步規范城鄉居民醫療救助制度,確保參保資助全覆蓋、基本醫療有保障、得了大病看得起,切實筑牢了群眾因病致貧返貧“防火墻”。
一是統一參保資助標準。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城鄉低保全額保障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全額資助;給予城鄉低保差額保障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定額資助。全額資助標準為280元/人▪年;麥積、秦安、張家川三個深度貧困縣定額資助標準統一調整為120元/每人每年,其他四個縣區統一調整為100元/人▪年,有效防止了各類困難群體因繳費困難而漏保的問題,確保醫療保障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二是統一醫療救助政策。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報銷后的個人自負部分,統一按照年度救助限額內70%的標準實施醫療救助;麥積、秦安、張家川縣三個深度貧困縣,按照75%的標準予以救助,確保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無縫對接,充分發揮了醫療救助對貧困人口大病醫療費用的兜底作用,力阻“病根”變“窮根”。
三是統一大病保障待遇。對農村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患兒童先心病等30種重特大疾病實施單獨救助。對衛健部門確定的50種重大疾病,不通過轉診程序直接在大病救治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不設起付線,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出院時僅結算個人自付部分醫療費用,切實減輕了群眾診治重特大疾病的醫療費用負擔。
四是統一經辦服務方式。市醫療保障局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了《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和《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辦事指南》,大力推進醫療保障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努力實現醫療保障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將醫療救助納入“一站式”結算,符合救助條件的參保人員出院后醫療救助和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一并直接進行結算,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截至10月底,全市參保資助100.68萬人次、資助金額 8349.3萬元;貧困人口住院6.7萬人次,醫療救助9.56萬人次,支付救助資金8892.93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后平均報銷比例達到92%,貧困人口醫療負擔大幅降低。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