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上午,天水日報社全媒體校園記者中心組織60余名小記者走進天水市人防工程宣教體驗基地,參觀該教育基地的展廳和早期人防工程,即:原天水地區人防指揮所,學習人民防空及應急防災知識,了解中國人民奮戰歷史,增強青少年愛國主義熱情、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
防空洞是什么?防空洞能做什么?為什么要建設防空洞呢?當年的防空洞是怎么建成的?帶著種種疑問,小記者們走進了天水市人防工程宣教體驗基地。該基地利用天水市秦州區西湖嘴早期坑道式人防工程和口部管理房建設的人防工程宣教體驗基地。

通過講解,小記者們了解到該宣教基地主要分為展廳和坑道式天水地區人防指揮所兩個部分。其中的展廳,通過圖文、多媒體和部分人防工程專用設備等方式,展示了我國人防工程建設從“深挖洞、廣積糧”時代建造防空洞到現代人防工程的發展歷程,了解了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各個時期人防工程的種類、作用、平戰結合利用及天水人防工程建設成就等,反映了天水市人防工程的發展歷程和建設成果。其中的坑道式早期人防工程,利用原天水地區人防指揮所修建,南北走向,總建筑面積1645平方米,使用面積1066平方米,自然高差9.8米,防護層厚12--27米,主通道長160米,寬1.5米,高2.25米,內部還原了六七十年代早期人防工程建設和人防指揮場景,其主要的“三防”設施有防護密閉門、濾毒室、風機、洗消等設施設備,主要的指揮生活設施有作戰指揮室、人口疏散室、防化防疫室、值班室、休息室、水池、廚房、儲藏室等30多個房間。
防空洞里不同的場景建設清楚回顧了新中國歷史上人防工程建設發生的大事件與我市人防事業的發展歷程,也讓小記者們感受到了我國國防力量不斷發展強大。“哇……這個是干什么的,怎么用的,這個我知道,是很厲害的……”小記者們的驚呼聲不斷在防空洞里響起。好奇的問題,一路參觀下來源源不斷,通過逼真的歷史圖片、實物模型、模擬現場,讓小記者們重溫了中國革命的風雨歷程、人防發展的艱難進程和現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小記者們一邊觀看歷史資料、一邊聆聽工作人員的講解,一邊在深思、一邊有記錄。作戰會議室內,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共同喊出“中國領土、不容侵犯”的錚錚誓言,從而激勵小記者們銘記歷史,懂得珍惜,增強信息,努力學習。

活動最后,部分小記者還分享和重溫了自已提前準備的經典紅色小故事,他們慷慨激昂的講述著自已對紅色歷史和故事的理解、心得、記憶……
本次參觀體驗活動,通過視覺、聽覺和親身體驗的方式,讓小記者們直觀的感受到新中國和天水市人防工程的發展歷程和建設成果,進一步增強了小記者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提高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從小培養小記者愛國主義情懷,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經典。(馬秀蘭 楊亞平)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