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今年以來,武山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一廊一區一帶” 行動,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推動縣域經濟健康發展、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抓手,立足縣情實際,創新思路,完善機制,著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蓬勃開展。

一、抓組織保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族進步事業,建立健全民族工作領導機制,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擺在重要位置,定期召開會議,對創建活動進行分析研究,協調解決創建活動中的突出問題。縣委常委會專題聽取研究全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召開了全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進會議,制定下發了任務清單,確定了7個創建示范點,確保了創建工作順利推進。

二、抓宣傳教育。利用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規,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深入人心,努力營造各族人民相互尊重、互幫互助的濃厚氛圍,教育引導各族干部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召開了全縣第18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啟動大會,制定了《武山縣第18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各部門、各鄉鎮以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為契機,通過在文化廣場、街道兩側路燈燈桿、各單位大門印制宣傳板報,以及通過電視、網絡、文藝演出等形式大力宣傳民族政策法規,加強群眾對民族團結的認識。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共印發宣傳材料4.3萬份,制作展板60多塊,受教育群眾達4萬多人次。進一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進機關、進鄉鎮、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景區、進連隊、進宗教活動場所等“八進”活動深入開展,通過“線上”“線下”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宣傳教育,在各族群眾中樹牢“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思想共識。

三、抓示范引領。為使創建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全縣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為載體,借助網絡媒體,深度宣傳報道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發揮已有示范區、示范單位、教育基地的民族團結進步標兵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今年計劃高標準打造城關鎮南關社區、城關鎮上街村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五七四處、洛門中醫院為民族團結示范單位,縣城關第五小學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教育基地,形成連點成線、連線成面的創建工作新局面。同時,對已命名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示范單位和教育基地逐個進行改造提升,大幅度增加以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武山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供稿)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