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天水市畜牧獸醫局精心部署、全力推進,持續將學習熱情轉化為工作動力,將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能力,緊密結合畜牧獸醫工作實際、貼身傾聽群眾需求,扎實開展了一系列“接地氣、解難題、見實效”的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進一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一是制定任務清單,落實便民舉措。局黨組召開黨組擴大會,研究制定了《天水市畜牧獸醫局“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方案》,結合畜牧獸醫工作實際,深入推進“九大業態調研”、“六大產業三年倍增計劃”、“三個一科技服務”等3個行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工作服務對象,廣泛聽取意見、了解民生需求,找準查實基層和群眾的需求愿望,列出了12件實事。機關各科室和局屬各單位結合各自工作職責和年度重點工作任務,進一步細化為群眾辦實事各項舉措,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并實行清單化推進,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二是推進撂荒地復耕,助力幫扶村增收。以幫辦實事為抓手,與幫扶村積極對接,結合撂荒地整治行動和“糧改飼”工作,籌措資金購置飼用玉米種子捐贈給張家川縣連五鄉黃家村和中心村兩個幫扶村用于撂荒地復耕種植,共計捐贈飼用玉米種子500余公斤,復耕撂荒地400余畝。同時,黃家村駐村幫扶工作隊與縣農業農村局積極對接,爭取到6噸有機肥,已免費發放給村民,助力春耕生產,目前幫扶村撂荒地已全部完成翻耕,村合作社、養殖戶和村民正在有序進行播種。
三是技術服務解難題,引進新種增效益。把為廣大養殖戶送科技,幫助開展技術服務、解決養殖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舉措,從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入手,不斷調整漁業養殖結構,大力推廣適宜養殖的品種。目前已投放中華絨螯蟹(大閘蟹)12萬只、三倍體虹鱒等鮭鱒魚類40多萬尾、雜交鱘魚苗3.5萬尾。全市漁業新品種養殖戶已達30戶,養殖面積500多畝,預計產值同比增加300多萬元。
四是設置犬只免疫點,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為做好《天水市養犬管理條例》的落實工作,積極推進犬只狂犬病免疫工作,我局組織各縣區結合轄區內犬只飼養數量,本著科學合理和便民的原則,按照有固定場地,有專業人員、有疫苗貯藏設備、有相應的獸用疫苗管理制度,有犬只免疫管理制度等要求設置犬只免疫點。目前在各縣區設立狂犬病免疫點149個,基本實現了廣大群眾給犬只注射狂犬病疫苗“就近辦”的目標。
五是成立兩個協會,助推草食畜牧業發展。5月14日,分別在張家川縣和清水縣召開天水市肉牛產業協會和天水市飼草產業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選舉了兩個協會的會長、副會長、理事單位、秘書長、監事長、監事成員。協會將圍繞服務政府決策、服務科技進步、服務行業標準制定、服務企業經營管理、服務全體會員、服務企業走出去的“六大核心”價值,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組織開展銀企對接,創新擔保機制,努力解決畜牧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推進全市草食畜牧業持續發展。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