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驢馬三爺在甘谷的故事
王琪:甘谷縣作協主席

在甘谷縣白家灣,比祭祀伏羲更熱鬧、更世俗的是蔣家灣善華寺的廟會。從古到今,年年歲歲,每年都要在農歷二月十九和六月十九舉行兩次盛大的廟會文化活動,尤以二月十九的龍華會為盛,幾乎牽動了半個甘谷縣。善華寺內敬奉的不但有佛教的佛陀菩薩、道教的偶像神祗,更有一位本地的神靈馬三爺。
馬三爺是甘谷縣特有的一位地方神靈,回族,其母為漢族。又稱馬三將軍,將軍之職在神靈世界是地位較低的,而且馬三爺的將軍之稱,無任何朝廷封號的“紅頭文件”,純屬老百姓對他的尊稱而已。馬三爺是清初甘谷人,家境富裕,他的家鄉在古坡深峴子村,在深峴子村有他的山莊,他在家里排行老三,年少有德,是當時甘谷縣民族團結的一面旗幟,不管哪個民族的人有困難,馬三爺都會熱情相助,尤其是各族群眾之間產生了小矛盾小糾紛之后,他都能公正處置,讓各族群眾信服,因此馬三爺也深受甘谷縣各族群眾的愛戴,因生前常騎黑驢,也稱“黑驢馬三爺”。病逝后托夢鄉人,鄉人以神靈敬祈,頗有靈驗,于是,一傳十,十傳百,逐漸作為一個地方神靈被供奉了起來,形象為戴回族小帽,穿一馬褂,騎一黑驢。
現如今,甘谷渭河以南的大多數寺院里都建有三爺殿,供奉馬三爺像,天門寺每年五月初二、九月初二,都要舉行秦腔演出,紀念馬三爺為甘谷縣民族團結進步所做的貢獻。大像山、慈云寺、普陀寺、普濟寺、海潭寺其信仰者也甚為廣泛。“黑驢馬三爺”成為甘谷縣各族群眾敬仰的神靈,反映了甘谷人自古崇德敬德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是甘谷縣民族團結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