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水市科學技術局圍繞黨史學習教育“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目標要求,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相結合,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圍繞服務廣大群眾、服務創新主體、服務科技人員,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做到了黨史學習教育與業務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我為科技創新做規劃”。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市規劃編制部署要求,組織召開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專家學者座談會、征求意見座談會,多次與省科技廳、各縣區、各有關部門、企業進行對接,充分聽取意見建議,突出重點,精準發力,高質量完成了《天水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并已通過評審。為進一步優先科技創新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提請市政府出臺了《天水市科教興市戰略實施方案》,從8個方面26項工作入手,為強化科技創新提供了政策指引。
“我為創新主體爭項目”。指導項目單位積極圍繞省級科技項目重點支持領域申報省級項目,組織召開了項目申報工作安排會,邀請19家龍頭企業科技負責人就做好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申報進行了輔導培訓,對支持重點、組織方式、申報流程進行了解讀,幫助項目申報單位準確把握申報重點和要求。局領導帶領相關科室及有關企業多次赴省科技廳就省級科技項目申報進行了匯報銜接,共組織上報省級科技項目179項。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聚焦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提振經濟發展質量、構筑現代產業體系、增進民生福祉,向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傾斜安排、下達2021年市級科技計劃項目267項。
“我為企業創新送服務”。積極轉變職能,改進作風,深入企業一線,主動上門服務,幫助服務對象解決困難問題,盡職盡責為服務對象搞好服務。針對全市科技服務業發展緩慢的問題,引進省生產力促進中心、蘭州科技大市場等第三方機構入駐天水,就共建天水科技大市場、開展科技政策解讀與業務培訓、技術合同認定、高科技企業梯次培育等方面進行深入、廣泛的合作,為企業解讀宣傳政策,提供咨詢服務、人員培訓,進行項目文本指導把關,為企業提供專業、規范的指導服務。4月13日、5月20—21日,分別就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技術合同交易登記、科技統計、項目管理進行了培訓。6月29日,邀請國家科技部辦公廳副主任、調研室主任、研究員胥和平以“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為題舉辦了專題講座。經過強化科技服務,1—6月份,我市6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成功入庫。
“我為鄉村振興送技術”。聚焦鄉村振興,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有針對性地下派1187名科技特派員和72名“三區”科技人才開展科技宣傳、技術培訓、咨詢指導。今年上半年全市引進蔬菜新品種52個,示范推廣22個。舉辦各類技術培訓60多期,培訓農民2450多人。全面推進東西部科技協作,征集東西部協作技術需求18項,并及時與天津市科技主管部門、相關科研院所、企業對接。在6個受援縣區實施東西部協作財政援助項目30項,資金751萬元。7月8日,天津援甘科技項目在天水正式啟動。市科技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定點扶貧工作先進集體”。
“我為科研人員送政策”。強化政策宣傳,廣泛宣傳6月15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7月1日印發《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及時啟動了甘肅省科學技術獎的組織推薦工作。強化政策兌現,開展了2020年度《天水市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獎補項目征集工作,共征集到獎補項目33項。強化政策完善,制定了《天水市科技揭榜掛帥制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征集到市科技計劃“揭榜掛帥”制項目25項。針對科研人員職稱評定等方面科研成果需求,制定了《天水市科技計劃自籌經費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解決醫療衛生和社科等領域廣大科技人員職稱評定中的揪心煩心操心事。在2021年度267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中,安排自籌經費項目40個。近期,醫療衛生領域又有20個自籌經費項目進入公示環節。
“我為校企合作架橋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的要求,強化科技合作交流,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積極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建立產、學、研各方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技術合作機制,促進重點領域開展技術交易和成果轉化。今年5月21日,由天水師范學院牽頭,天水華天電子、天光半導體、華洋電子參與,共同籌建了“甘肅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究院和微電子產業學院”,為集成電路行業產學研用結合和延鏈強鏈奠定了基礎。7月16日,召開了機械制造、電工電器產業鏈“鏈長制”推進會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交流會。下一步,計劃依托天光半導體等骨干企業和科研院校,統籌電子信息產業上下游的創新資源,組建甘肅省電子信息產業創新聯合體,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