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以來,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藥品安全工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牢安全底線,規范市場秩序,健全長效機制,推動智慧監管,藥械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秩序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加強組織領導,責任體系不斷健全
一是強化各級責任落實。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召開常務會議專題學習《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各級各部門突出“四個最嚴”要求,緊盯關鍵領域安全,完善藥品安全風險會商、聯席會議工作制度,組織召開“兩品一械”質量安全風險會商會議等,開展化妝品安全突發事件(Ⅲ級)應急演練,聘任市級藥品檢查員(第一批)69名,以上率下推動藥品監管工作落實落細。二是嚴格特殊藥品監管。堅持問題導向、風險防控的原則,進一步健全疫苗管理責任體系,規范現場接種流程,嚴禁各級疾控中心、醫療機構從其他渠道購進疫苗,對全市8家疾控機構和166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單位開展全覆蓋監管,及時督促整改疫苗儲運管理存在的問題,檢查疾控部門98戶次、檢查疫苗接種單位1445戶次,發現問題53個并全部整改到位。同時,對4家新設美沙酮門診加強現場指導驗收和法律法規培訓,與85家藥品批發企業、使用單位簽訂《特殊管理藥品經營使用安全管理責任書》,監督銷毀和無害化處理過期精麻藥品348支。三是開展“兩法兩條例”宣貫。利用網站和“兩微一端”等,開展藥品安全知識公益宣傳,及時解讀藥品安全監管政策,全市舉辦“兩品一械”培訓班12次,培訓監管執法人員1639人次、市級藥品檢查員69人次、從業人員10904人次,線上線下開展“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藥品安全宣傳月”等活動,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提升老百姓安全用藥用械用妝水平。
堅持分類施策,日常監管顯著增強
一是分級分類監管到位。依據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單位狀況進行分類分級監管,全市三級監管企業152家、二級監管企業37家、一級監管企業623家。對無菌植入類、貼敷類以及網絡銷售等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組織檢查企業1460余家、排查風險隱患163個、消除風險隱患161個。回收過期藥品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設立覆蓋城鄉“居民家庭過期藥品回收”便民點181家,全年累計回收過期藥品1067種,有效凈化了藥品市場。二是推行智慧監管到位。全面推廣應用“四類”藥品實名登記系統、“化妝品監管APP”等智慧監管平臺,零售藥店“四類”藥品實名登記系統使用率達100%。深入推進藥品監管追溯體系建設,督促企業入駐“碼上放心”平臺,截至目前,涉及集采、毒、麻、精、血液等重點藥品經營企業入駐率達100%。同時,“小柴胡湯丸質量標準提升”課題全面完成,“亞麻提取分離物活性研究”課題有序開展,各類能力驗證比對試驗取得滿意結果。三是飛行檢查整改到位。深入實施日常監管網格化,對藥品經營使用單位的日常檢查落實全覆蓋,組織飛行檢查藥械經營企業339戶、醫療機構882戶,限期改正違法違規行為。不斷深化市場監管、衛健、公安、醫保等部門協同聯動,積極開展新冠病毒疫苗、醫療美容藥械、打擊非法行醫等專項檢查。
壓茬有序推進,疫情防控取得實效
一是督促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印發《致全市藥品零售經營者疫情防控告知書》1720余份,簽訂責任書119份、約談224戶、責令改正67戶、責令停業整頓37家,疫情防控期間查處并曝光零售藥店高價銷售醫用口罩等行為6起。二是開展藥械質量監督檢查。以醫用口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等防疫物資為重點,對全市9家疫情防控物資儲備點開展藥械質量監督檢查,專項抽檢醫用口罩24批次,對4批次不合格醫用口罩涉及單位進行立案查處。三是積極開展“甘肅方劑”煎制檢查。督促煎制單位嚴把中藥飲片質量關,全市39家煎制單位累計煎制“岐黃避瘟方”74449劑、“宣肺化濁湯”19167劑,確保湯劑質量安全有效。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