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天水市漁業工作站從江蘇宿遷引進的1萬尾澳洲小龍蝦飛運我市,市漁業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前往接苗,并投放到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進行養殖。此次小龍蝦的引進,是我市全面貫徹落實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促進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和水產品穩產保供,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市漁業站在去年試驗引進3000尾苗種進行養殖的基礎上,總結養殖經驗,今年提早規劃,聯系好廠家,指導養殖戶安裝先進的進排水設施,池底放置充足的隱蔽物,及時進行水體消毒。本次引進的澳洲小龍蝦規格是3~5cm。苗種運達以后市漁業站工作人員和園區養殖戶迅速調節水溫,直到容器內水溫接近池水溫度時,再將蝦苗放入池中,以防蝦苗“感冒”,影響成活率和生長發育。此次引進的澳洲小龍蝦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預計成活率將達到80%以上。

工作人員和養殖戶就澳洲小龍蝦的后續飼養管理做了深入交流。一是科學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飼量約占體重的5%~10%,具體的投飼量要根據其攝食情況增減。大部分攝食在黃昏和夜間進行,晚上的投飼量要占全天70%至80%以上,飼料應沿四邊投在池塘淺水處,投喂均勻,防止爭食,殘餌應及時清除,避免敗壞水質,誘發蝦病。二是強化日常管理。蝦池需有專人進行管理,平時要勤檢查,勤巡塘、及時補充池底水草數量,清除池中青苔;經常檢查進、排水口的過濾網,注意防除敵害;雷雨天氣需要特別注意成蝦逃逸情況,增加水體溶解氧,保證蝦在水中不會因為缺氧而逃出。三是做好病害防治。根據水質情況,不定期消毒,做好日常監測,防止病害發生。
(新聞來源:天水市畜牧獸醫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