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走筆之三
秦州區玉泉鎮:“文明銀行”小積分 引領文明實踐新風尚
為進一步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工作落地生根,科學合理評價文明實踐效果,引導全體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共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秦州區玉泉鎮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把銀行金融存儲模式和文明實踐相結合,自今年4月以來,在全鎮范圍內推行“文明銀行”積分管理新模式。


近日,記者在玉泉鎮七里墩天河新村看到,戴有小紅帽、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們攜帶掃帚、笤帚、簸箕等清掃工具正在清掃巷道、長廊以及廣場區域的垃圾、落葉中。
天河新村村民劉順弟是社區公益志愿者之一,每次社區組織打掃衛生、開展入戶政策宣傳等公益志愿者活動時,她都會積極參加。“我們生活的家園需要我們自己來愛護,作為小區里的一員,出份力所能及的力量是應該做的事。”劉順弟說。
近期,面對疫情反彈形勢,作為志愿者的劉順弟,她第一時間來到社區報到,與社區干部一同入戶排摸居民信息、積極宣傳疫情防控政策,以及在小區門口有序引導居民掃場所碼,查看健康碼、行程碼等工作。


記者注意到,劉順弟所持有的“積分銀行”本里,每月清晰記錄著她參加志愿活動的明細。“‘積分銀行’對于我們大家來說,也是一種鼓勵,號召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一起共建共享新家園的美好。今后,參與志愿者活動,我還會一如既往。”劉順弟說。
在天河新村,村民趙慧芳被社區推選為“好媳婦”。近30年里,多年如一日,她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家中老人的一日三餐,更是把老人打理得干干凈凈,沒有半分久病在床的邋遢跡象。
“這些年,雖然一天天跟‘陀螺’似地閑不下來,但是心里是踏實的,這些事是作為子女們應該做的。”采訪中,趙慧芳淡淡的向記者說道。
在平時,趙慧芳也是社區里的“熱心腸”。“我是一名黨員,就要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趙慧芳說,在日常生活中,她積極帶領大家為天河新村做一些公益事業,上門關愛孤寡老人、清掃衛生等。


趙慧芳說,“自從村上實行‘積分銀行’以來,大家伙積極性提高了,“五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戶等榮譽稱號,成為了大家努力的目標。”
“推行積分制管理模式,通過正向激勵,凝聚群眾、引導群眾、調動群眾,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充分發揮群眾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實踐中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探索破解村民主體缺位、村級組織號召力趨弱、農村基層治理缺抓手、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的新路徑,努力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自治、德治、法治’鄉村治理工作新格局。”采訪中,秦州區玉泉鎮黨委副書記蒲長虹告訴記者道。
蒲長虹表示,“新時代文明實踐不單是志愿者的‘獨角戲’,更是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合力奏響的‘進行曲’。為了提高群眾參與度,給每家每戶發放了‘文明銀行’存折,評分內容設置愛國愛黨、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文明禮儀等內容,各村成立評分領導小組,每月月初對上一月每家每戶加分減分情況進行評議,村上年底拿出一定資金進行表彰獎勵。對先進典型大張旗鼓宣傳,也對后進對象進行揭短亮丑。”
“自推行這項制度以來,我們感到群眾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明顯提升,比學趕超的新現代文明實踐濃厚氛圍逐漸形成,達到預期的效果。”蒲長虹說。(新天水記者 張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