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千年前的長安十二時辰,能讓我們遙望盛世浮沉和歷史滄桑,真正感受到歷史文化的恢弘氣魄,那麥積山大景區——“風景人”現代版的十二時辰,是風景人對“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宣言,是對“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的追求,風景人帶著加速度奔跑,在國慶黃金周這一場“大考”中,給游客提供最優質的熱情服務。
10月5日,麥積山大景區接待游客:2171人,其中麥積山:584人,仙人崖:274人,石門:213人,凈土寺、街子溫泉、曲溪及附近農家樂:1100人,全天進入景區車輛超過543輛。
卯時5~7點
觀光車車隊

每天早晨5點多鐘起床,給車加油、清洗車輛、檢查車輛,在天亮之前就要完成這一切,對于觀光車隊的司機來說,這是他們工作的日常,國慶十一期間,他們要比往常起的更早一些,又加上下雨,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所有的工作必須更為細致。為游客打傘、擦拭椅子、提醒游客隔位就坐、保證車速的平穩勻速,游客靜靜欣賞沿途風景才能不被打擾。三分鐘一趟的觀光車,觀光車司機總能提前在停車區域,靜候游客,這期間他也不閑著,檢查下車輛的安全、等著游客上車。
辰時7~9點
游客服務中心、檢票口

迎著第一縷曙光,麥積山大景區各個崗位開始了新的一天,游客服務中心打掃了衛生,整理了存包處,第一通電話也打了進來;檢票口陸陸續續已經有游客開始檢票了,這個崗位除了要進行督促游客完成“一掃三查、佩戴口罩、一米安全距離”等防控措施外,還要肩負起為不會在網上預約門票的游客解答疑惑。
巳時9~11點
執法大隊、路口指揮車輛停放、食堂

臨近中午,游客逐漸多了起來,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出現在了小吃市場和商品市場,他們維持旅游秩序、規范商戶經營,讓游客買的“順心”,吃的“放心”;如果你看到停車場內車輛整齊劃一,那一定是車輛指揮員的“功勞”,怎么樣將車輛全部停在停車場,又不影響交通秩序,這是他們指揮車輛的“宗旨”,除此之外,車牌號、詢問車輛的來源、為游客量體溫、掃健康碼、查驗核酸證明……整個大景區進入的車輛都要從路口過,經常要與損害游客利益的“黑車”、“黑導游”“捉迷藏”;此時,食堂的阿姨們正在“熱氣迷霧”中忙碌著,為景區工作人員提供可口的飯菜,確保按時開放,她們是十一國慶期間的后勤保障“加油站”。
午時11~13點
消殺

太陽升到了天空的最中間,午時來臨,早上忙碌的工作先暫且告一段落,景區工作人員開始了“換飯時間”,這個時候你會看見一個穿著防護服的“小白”背著酒精桶,到處噴噴灑灑,景區工作人員也拿著灑水壺在“小白”到不了的地方,認真做起消殺工作。
未時13~15點
風景人風雨中的堅守

十一國慶期間,連綿的秋雨籠罩著整個麥積山大景區,雨水帶來了氣溫的驟降,“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檢票口、路口、車輛指揮人員、觀光車隊入口處、下停車場、講解員在風雨中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雖然天氣持續低溫、多雨,但他們認真負責,盡管每天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一遍又一遍重復的問答,他們用真摯的微笑、耐心的回答、貼心的服務,得體的肢體語言溫暖著每一位游客。
申時15~17點
優質服務


(為游客歸還錢包)

“您好,網上購票遇上麻煩了?我可以幫助您。”這是大景區最常見的一幕,國慶期間,麥積山大景區的票務全部實行網絡分時預約,幫助游客在網上購票便成了大景區工作人員的日常,在這里,他們隨時提供“滿意+驚喜”的服務,貼心解答出行問題,黨員示范崗,更是發揮了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的作用,保障游客的麥積山大景區之旅更加舒心。
酉時17~19點
觀光車隊、售票口

將最后一批游客送至檢票口,觀光車隊就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接下來,就是收車,忙完也就到了麥積山大景區華燈初上了;售票口也開始整理當日售票情況,記錄成冊,才換了工服,準備踏上回家的路。

十一期間,麥積山大景區工作人員用自己的汗水和行動詮釋著一名旅游人的責任與擔當。在他們心中,始終將確保游客零聚集、零投訴、疫情零報告、安全零事故作為工作職責,用“堅守”與“執著”,為祖國送去祝福。
(來源:麥積山大景區管委會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