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天水市委立足專門委員會、團代表聯絡站職責定位,深化“兩聯”機制成效落實,進一步筑實履職載體,規范工作機制,豐富工作手段,激發各級團代表、團的委員會成員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青年履職賦能。
一、規范運行機制?茖W設計聯絡站工作臺賬、專項小組工作臺賬和“兩聯”工作手冊,建立“團代表接待日”制度,明確委員代表職責、聯系覆蓋代表、團員青年和團支部數,規范集體學習、調研培訓、參與共青團、少先隊活動,同時,建立“1+N”模式(1指團的專門委員會/團代表聯絡站,N為團代表特色活動陣地),實現青年之家、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青年志愿者協會、青年創業者聯盟等特色活動陣地的有效覆蓋。建立微信塔群,分層分類管理,構建“委員—代表—團員青年”的扁平化溝通聯系路徑,推動聯系、協調、服務、管理等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二、強化換屆協同。在團組織換屆過程中同步加強委員會建設,團市委全會審議通過《共青團天水市七屆委員會關于設置專門委員會的決議(草案)》,結合實際設置:農村工作專門委員會、學校工作專門委員會、統戰與社會聯絡工作專門委員會、基層組織工作專門委員會4個專門委員會,根據領域、地域、個人特點綜合選拔履職意愿強、履職能力突出的代表委員,切實發揮團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履行職責、參與團的工作、發揮參謀咨詢作用,在廣大團員青年中切實發揮帶好頭、做表率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做實進站履職。在縱向聯通上,指導團縣區委成立團代表聯絡站7家,實現縣域團代表聯絡站全覆蓋。區分領域特點和優勢特長,組織省市縣三級團代表委員點對點進站報到,下發團代表委員履職清單,各級團代表委員直接聯系團支部不少于1個,直接聯系團員青年不少于10名,常態化參與聯絡站工作。今年以來,各級團代表積極打造縣域“青年人才庫”,廣泛參與“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喜迎二十大、爭做好隊員”主題團隊日活動、主題座談交流會60余場次,積極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助老敬老、青春自護等多類實踐活動200多場次,安全、有序參與疫情防控、搶險救災等工作任務,在助力全市中心工作中彰顯青年擔當。

四、深化項目設計。常態化開展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工作。聚焦思想政治引領,深化“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青年大學習”“紅領巾愛學習”等項目,發揮“青年講師團”“紅領巾巡講團”作用,在“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時間節點,舉辦宣講會、交流會,以宣傳片、圖片展等形式開展黨的青年運動史宣傳展覽,開展學習宣傳,組織委員代表上講臺、深入基層宣講。圍繞聯系服務青年,加強青年志愿者協會建設,完善志愿者注冊、激勵等工作機制,助力基層常態化開展鄉村振興、文明城市創建、疫情防控等工作。結合“我為青年做件事”實踐活動,開展“情暖童心”“青暖衣冬”“輕松備考·12355與你同行”“青春志愿行、溫暖回家路”“青年婚戀交友”“創新創業”等各類關心關愛活動,幫助解決青少年急難愁盼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