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萬水 就愛天水”。今天是“五一”假期第四天,春光明媚晴方好,無邊風景美如畫;天水之間人潮涌,樂山智水不思家。天水文旅市場持續走旺,精心策劃的文旅系列活動陸續展開,麥積山等熱門景區景點人氣爆滿,旅游現場秩序井然,游客數量、旅游收入同比再創新高。據統計,5月2日全市累計接待游客156.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達90897萬元。

一、客從遠方來,人在畫中游
“五一”小長假是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第一個旅游高峰,大量外地游客紛至沓來。據統計,全國各地游客以各種方式赴天水旅游,其中以蘭州、定西、隴南、平涼、慶陽、西安、寶雞、漢中、廣元、銀川、成都、重慶等地游客為主,天水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為各地游客的到來提供了便利。天水之美在綺麗的風景、在深厚的人文資源、在四季適宜的氣候、在熱情好客的天水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麥積山石窟,在晨曦微光里迎接每一位朝圣而來的人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水伏羲廟敞開大門迎接朝拜人文始祖伏羲的的每一位游客;夜晚的天水古城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游人結伴而行,商家熱情邀客,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領略天水獨特的市井文化和古城之美。南郭寺、玉泉觀、大像山、水簾洞、鳳山等歷史文化古跡和青鵑山、孫集村、東山林隱等鄉村旅游景點分別以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美麗的鄉村景色招徠四方游客。每一位來天水的游客體驗感和沉浸感得到極大滿足,他們乘興而來,盡興而歸。天水是來了不想走的地方。




二、云賞隴上景,風傳天水美
天水之間,風景如畫、游人如織。天水美麗的自然風光、深厚的人文資源和熱情好客的人們,通過每一位游客的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方式快速傳播,吸引了更多的人了解天水、喜歡天水、來天水旅游。麥積山、伏羲廟、天水古城、大像山、水簾洞、鳳山、青鵑山等景區景點通過公眾號、抖音快手等,邀約網紅和知名新媒體博主,全方位、及時迅速、深度宣傳天水旅游,天水的美景和美譽度得到全面傳播。市縣文旅部門及時編發旅游信息,通過愛天水、新天水、天水日報、新甘肅、每日甘肅、央視頻、天水廣播電視臺、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網等黨和國家各級媒體連續播發消息,宣傳矩陣效應凸顯,營造了“五一”小長假天水旅游市場的火熱氛圍。







三、活動精彩紛呈,游人流連忘返
為讓游客感受旅游帶來的暢快和詩意,天水市積極組織策劃的2023年“五一”期間系列文化旅游活動,推出了文化惠民演出、非遺展示展演、全民閱讀等7大板塊80余項活動,活動漸次展開。秦州區“尋根祖脈龍城、暢游魅力秦州”——“五一”旅游宣傳推介暨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在秦州區龍城廣場持續展演,不斷吸引游客駐足觀看。麥積區慶“五一”非遺展、張家川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活動持續開展,為廣大游客和公眾提供了了解天水歷史、感受天水文化的窗口。天水書畫院“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第十八屆年展武山巡展,市圖書館“隴右尋珍、文脈流長”——2023年全民閱讀系列活動之“閱享新時代”地方文獻展等文化展演活動全面開展,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參觀。秦州區蘇灣民俗村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開展助力鄉村旅游文藝演出,精彩不斷的歌舞藝術表演,持續推高旅游吸引力和人氣。武山萬畝油菜花在山梁溝壑間遍地金黃,清水紫色丁香花在山地陡坡間吐露清香,張川關山草原在藍天白云下策馬揚鞭,秦州平南蘇灣村在晴空麗日下古韻尚存、青鵑山在湖光山色間樂享春光,美麗的鄉村景色和鄉村建設讓人們感受到別樣的鄉村休閑風光和建設成就。全市各類非遺展演、文博展示、沉浸式演出等持續進行,有效拉動了文旅市場的消費,滿足了游客多樣化需求,做到了吃住行游購娛無縫銜接。



四、服務熱情周到,景區秩序良好
為確保“五一”小長假全市旅游市場安全有序,節前,市文化和旅游局召開專題會議、下發文件、精心安排部署,派督導組赴各縣區、重要景區督導檢查。假日期間,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對麥積山等景區景點現場坐鎮指揮,與景區、公安、交通、消防、交警等部門協同配合,全力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確保了全市文旅市場安全有序。市縣文旅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值班值守、信息報送和投訴處理等工作,及時處置突發狀況、有效應對客流高峰,確保假日文旅市場安全平穩。各景區景點按照市縣文旅部門安排部署,提前謀劃、制定方案、全員動員、積極應對,扎實做好游客服務、信息提示、游客分流、車輛疏導、安全管理、應急保障等工作,讓廣大游客來天水、游天水、贊天水,讓他們在欣賞天水美景的同時,感受天水人的熱情和真誠。市縣兩級游客咨詢、投訴、舉報渠道通暢,游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得到及時、迅速和滿意的解決。廣大志愿者為游客提供交通引導、旅游咨詢、茶水供應、行李寄存等貼心服務,處處都是天水美景,人人都是天水形象得到完美詮釋,面對不斷到來的客流高峰,天水文旅服務質量水平和接待應對能力得到檢驗,天水旅游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得到廣泛傳播。
(新聞來源:天水市文旅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