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推進尾菜處理利用工作,全面掌握各地進展情況,5月15—17日,省農業生態總站結合2022年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科技支撐—尾菜處理技術模式篩選與優化項目實施,組織總站科室負責人及省級尾菜處理利用專家組專家對我市尾菜資源化利用工作進行了調研,市、縣區農業生態業務單位有關人員配合開展調研。

調研組先后深入甘谷縣磐安鎮五坪村水蘿卜生產基地、秦州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育苗及生產基地、武山縣山丹鎮糞肥尾菜沼液腐熟發酵處理基地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分別與調研縣區部分蔬菜種植農戶、合作社、企業及農業生態保護業務單位負責人進行深入座談交流,詳細了解甘谷、秦州、武山3縣區蔬菜生產基本情況、尾菜產生情況、尾菜處理利用主要模式及處理利用情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情況。調研組對我市尾菜處理利用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就做好下階段工作提出了建議。

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認真落實調研組提出的意見建議,切實做好各項工作,不斷提升全市尾菜處理利用水平。一是落實工作責任。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主動扛牢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把尾菜處理利用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抓緊抓實尾菜處理利用工作。二是積極開展排查治理。緊盯蔬菜種植重點區域和產生尾菜關鍵時節,督促各縣區開展尾菜污染問題排查和治理,加大田間堆漚肥和還田技術推廣,引導農戶通過田間堆肥、簡易坑漚肥、直接還田等經濟實用的處理方式及時處理尾菜,達到尾菜清理、養分還田的目的。三是加強宣傳引導。督促各縣區廣泛深入宣傳尾菜污染的危害和資源化利用的好處,做到蔬菜種植區家喻戶曉。大力宣傳尾菜處理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和企業積極性,持續做好尾菜處理利用工作,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改善。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