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天水市將實施“三年倍增”行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加快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圍繞打造果菜畜藥高品質現代化特色農業先行區,按照“建基地、強龍頭、樹品牌、聚集群”要求,統籌謀劃部署,強化協調調度,帶動鄉村產業集群化發展。
一、盯任務抓落實,統籌謀劃推進。全面落實省上下達年度目標任務,健全市級抓統籌協調、縣區總體負責、鄉村抓具體落實的組織體系,制定印發《關于調度2023年“三年倍增”行動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的通知》,督促各縣區提早謀劃項目,抓好任務落地,開展抓點示范。截止5月底,全市共落實優勢特色種植業面積332.3萬畝,占年任務的80%以上;制定落實《天水市果園改造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和獎補政策,完成果園提質增效面積3.09萬畝,其中挖改2.6萬畝、高接換優0.4萬畝,蘋果、馬鈴薯、葡萄種植任務已提前完成,蔬菜種播種任務已超過60%。

二、建基地擴規模,打造示范樣板。制定《天水市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種植業市級抓點示范工作實施方案》,謀劃建設抓點示范種植基地83個55.18萬畝,其中:省級2個0.06萬畝、省級指導市縣級7個2.89萬畝、市級4個0.53萬畝、縣級68個4.24萬畝,輻射帶動種植面積47.4萬畝。重點實施了麥積區石佛鎮省級花牛蘋果提質增效、社棠鎮省級葡萄綠色高效栽培示范基地,秦州區鋼架大棚番茄辣椒、武山縣架豆、甘谷縣辣椒,以及武山縣柴胡黃芪款冬花、清水縣半夏金銀花連翹等一批市縣級規模化標準化示范基地。

三、強龍頭補鏈條,引培經營主體。以龍頭企業引培提升、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家庭農場培育為重點,扎實推進特色農產品及食品加工產業鏈招商引資行動和企業包抓聯工作,組建工作專班,實行“六必訪”跟蹤服務機制。截止5月底,全市新培育新型經營主體54家,其中農業企業10家,扶持合作社37個,培育家庭農場8個,新增營收規模2000萬元以上轉規農產品加工企業5家,向省上和駐市金融機構梳理推薦有貸款需求龍頭企業164家、融資需求63.6億元。

四、樹品牌提品質,推介名優品牌。申報第四批“甘味”農產品品牌31個,其中區域公用品牌4個、企業商標品牌27個,推薦秦州大櫻桃、甘谷辣椒申報2023年度“甘味”十大區域公用品牌,組織13家企業申報實施“甘味”企業商標品牌以獎代補項目。推薦天水花牛蘋果、甘谷辣椒等品牌列入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麥積核桃成功入選2023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組織天水長城果汁、眾興菌業、秦安雪原果品等8家企業參加新華社品牌線上巡展、20多家農業企業和合作社參加第二十二屆綠博會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8家企業參加“甘味”特色農產品走進山東展銷等活動,秦州大櫻桃、天水花牛蘋果、張家川設施蔬菜、甘谷辣椒等被央視“新聞直播間”、農民日報、中國農業品牌公用服務平臺、甘味品牌中心、今日頭條等媒體宣傳報道,進一步提升了天水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聚集群引項目,加快產業融合。持續推進秦州區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麥積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已完成投資1.82億元;麥積花牛蘋果、秦州蔬菜水果、張家川肉牛、武山蔬菜、秦安蘋果桃子、甘谷蔬菜蘋果、清水核桃等7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已完成投資1.54億元;新批準創建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5個。秦州區、秦安縣、甘谷縣3個縣區成功申報實施國家蘋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進一步健全良種苗木繁育體系,推行標準化生產,推進果園提質增效、冷鏈物流、精深加工、市場營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2023年實施蘋果產業集群建設項目12個,爭取中央財政補助資金3540萬元。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