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水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在春耕春管春種、高標準農田建設、撂荒地整治、“三夏”生產等方面加壓加力,提質提效,堅決守好糧食安全底線,筑牢穩(wěn)產保供“壓艙石”。全市193.69萬畝冬小麥、67.9萬畝冬油菜,長勢明顯好于往年、陸續(xù)收割、豐收在望。目前,全市已收獲冬小麥57.35萬畝、冬油菜61.96萬畝,分別占播種面積的29.61%和91.25%。

一、夯實糧食安全“耕”基,筑牢糧食“安全線”。主動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做到耕地面積、播種面積、糧食產量“三個不減”,深入實施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全面落實“地膜、種子、植保、沃土、農機”五大科技增糧措施,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市落實各類種糧補貼3.2億元,完成春播糧食作物257.59萬畝,落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6.48萬畝,分別占任務的100.71%和108%,創(chuàng)建主要糧油作物生產示范點46個。召開全市春季農業(yè)生產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推進會,2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全部開工實施,建成2.87萬畝。全面開展撂荒地整治“回頭看”,大力推行“農戶自種、委托親友鄰居耕種、合作社流轉、種植大戶流轉、村集體經濟組織代管、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六個一批”整治模式,累計整治撂荒地60.9萬畝,占應整治面積61.16萬畝的99.6%。

二、強化技術指導服務,當好生產“服務員”。積極應對低溫、霜凍、干旱等影響,啟動開展千名農業(yè)科技人員深入基層助推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市勞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對接鄉(xiāng)村振興暨強縣域志愿服務活動,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做好土、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控,全市完成小麥“一噴三防”面積190.1萬畝,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152.2萬畝、統防統治面積188.2萬畝次。持續(xù)強化農資打假,累計出動執(zhí)法人員1550人次,檢查農資生產經營、生產養(yǎng)殖主體1876家次,立案查處各類涉農違法案件68起,查獲假劣種子、肥料、飼料1370袋,農藥、獸藥1508瓶(盒),畜禽產品922公斤,調處農資領域涉農糾紛3起。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為農民提供夏收技術支持,指導農戶有序夏收,全力保障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三、做好綜合協調保障,當好夏收“護航員”。全面貫徹落實全國“三夏”生產會議精神,實行夏收日調度制度,印發(fā)《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農業(yè)防災減災和夏收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三夏”機械化生產工作的通知》《“三夏”機收工作預案》等文件,積極開展奮戰(zhàn)100天奪取夏糧豐收活動,發(fā)布“三夏”值班熱線電話,發(fā)放農機技術明白紙、機收減損倡議書、農機安全作業(yè)倡議書等,設立接待服務站16個,與跨區(qū)作業(yè)機手簽訂農機安全承諾書,通過手機APP、“全國農機化信息服務平臺”等渠道,為機手提供準確的作業(yè)供需、氣象交通等信息服務和技術咨詢。聯合中石油天水分公司在靠近全市農村麥收區(qū)域設立29個網點和60個非網點加油站,開辟站內農機加油綠色通道,張貼綠色通道標識,落實24小時農機優(yōu)先加油、優(yōu)惠供應、優(yōu)質服務和免費辦卡等“三優(yōu)一免”服務措施和每升不低于當地零售價的3%的加油優(yōu)惠,組建送油小分隊,送油到田間地頭,保障麥收作業(yè)用油的順暢供應。

四、群策群力保糧減損,打好搶收“攻堅戰(zhàn)”。農業(yè)農村部門加大“三夏”機收指揮調度力度,組建農機應急作業(yè)服務隊7個,推行農機“一條龍”作業(yè)、訂單作業(yè)、托管式服務等多種服務形式,減輕延時搶收造成損失,大力開展機收減損宣傳、技術培訓活動,累計培訓夏收農機手及修理工1816人次,完成自有收割機檢修1.1605萬臺套,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氣象部門加強天氣預測分析,及時發(fā)布氣象信息,提供預報預警和建議;發(fā)改等部門協調石油部門做好農用柴油的調運和供應,確保機收作業(yè)用油。糧食部門為農民售糧提供方便,指導農民做好科學儲糧,減少儲藏環(huán)節(jié)的損失。麥積區(qū)利用銜接資金280萬為五龍、石佛等六個糧食主產區(qū)采購發(fā)放拖拉機、旋耕機、收割機等農用機械67臺套,保障糧食生產。秦州區(qū)開展農機安全執(zhí)法督導檢查和安全宣傳活動,護航夏收生產安全。甘谷縣實行“三夏”期間值班人員24小時堅守值班值守制度,全力保障小麥顆粒歸倉。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yè)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