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農機部門不斷深化“三抓三促”行動,圍繞全市農機工作要點和關鍵環節,采取“四緊盯”措施助力全市農機推廣重點工作落實。
一是緊盯補貼資金兌付,促進補貼政策落實。緊盯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兌付關口,通過電話、工作微信群、通報和實地督促檢查等手段,督促各縣區農機服務中心(管理站)組織力量加快補貼機具核查步伐,加強與財政部門溝通銜接,盡早落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兌付,努力提升全市申補主體滿意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兌付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627.8744萬元,兌付比例78.64%,涉及各類機具12397臺,受益購機主體11069戶,其中:張川縣已使用中央補貼資金407.979萬元,兌付補貼資金260.988萬元,補貼機具568臺套,受益購機主體384戶;清水縣已使用中央補貼資金136.75萬元,兌付補貼資金93.98萬元,補貼機具388臺套,受益購機主體326戶;秦州區已使用中央補貼資金279.781萬元,兌付補貼資金210.808萬元,補貼機具1469臺套,受益購機主體1221戶;秦安縣已使用中央補貼資金248.768萬元,兌付補貼資金113.948萬元,補貼機具2237臺套,受益購機主體2099戶;甘谷縣已使用中央補貼資金477.1754萬元,兌付補貼資金477.1754萬元,補貼機具4220臺套,受益購機主體3863戶;武山縣已使用中央補貼資金158.712萬元,兌付補貼資金158.712萬元,補貼機具375臺套,受益購機主體210戶;麥積區已使用中央補貼資金321.263萬元,兌付補貼資金321.263萬元,補貼機具3014臺套,受益購機主體2871戶。
二是緊盯項目機具引進,加快農機項目落實。今年全市共爭取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項目13項,涉及省上無償投資370萬元,較上年增長8.82%。為將項目重點建設任務落實到位,全市農機部門緊盯項目機具引進關口,督促項目承擔單位和承接主體加強溝通配合,盡早篩選引進項目機具。目前,全市45個項目承接主體已引進到位各類農機新裝備175臺套,其中:張家川縣引進4YZJ-4青飼料收獲機、9ZR-10粉碎揉絲機和9ZR-15揉絲機各1臺;清水縣引進大豆玉米一體化播種機6臺、自走式大豆玉米復合播種機2臺、電動手扶式大豆玉米一體化播種機2臺、大豆聯合收割機2臺;秦州區累加補貼大豆玉米鋪膜點播一體機14臺、小麥機引精量播種機4臺、無人機1臺、撒肥機2臺、秸稈飼料打捆機1臺、大豆收獲機3臺、谷物收獲機5臺、莖穗兼收玉米收獲機1臺和履帶式殘膜撿拾機2臺;秦安縣累加補貼電動播種機11臺、機引播種機2臺、分控式植保機1臺,玉米收獲機2臺和大豆收獲機1臺;甘谷縣累加補貼鋪膜機8臺、機引一體播種機2臺、玉米收獲機1臺和大豆收獲機1臺;武山引進大豆玉米播種機71臺套、覆膜機1臺、谷物收獲機5臺、玉米收獲機3臺和殘膜回收機2臺;麥積區引進大豆玉米播種機5臺、自動駕駛儀2臺和分控式植保機、物聯合收割機、割曬機、玉米聯合收割機、果園作業平臺、履帶式拖拉機、智能履帶式割草機、遙控噴霧機、果園開溝施肥回填一體機、懸掛式碎枝機、旋耕機、秸稈還田機和彌霧煙霧兩用機各1臺,全市共建立各類示范基地8010畝,召開現場會8場次,舉辦培訓班1期,培訓各類人員832人次。
三是緊盯農機服務模式創新,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聚焦服務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和特色優勢產業重點生產環節機械化目標定位,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創新服務模式,采取訂單服務、生產托管、承包服務和跨區作業方式,積極推廣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農機社會化服務領域、服務范圍不斷拓展。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落實中,采取“農機(業)新型經營主體+鄉鎮+村集體”運營模式,全市共完成機械化大豆玉米種植社會化服務5.37萬畝;秦安縣王鋪鎮王鋪村、青林村等10村成立黨支部領辦的農機聯合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聯合社+專業合作社+村集體+家庭農場+農戶”的運營模式,承接糧食示范點部分種植工作,預計收益60余萬元;周岔村、盧胡村等10村成立黨支部領辦的施工聯合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聯合社+村集體+企業+農戶”的運營模式,出租機械用于鎮域內美麗鄉村建設、產業路開通、鄉村道路修整、拆危治亂等簡易施工操作,獲得收益80余萬元,全部注入村集體,每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8萬元以;武山縣引導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承擔3萬畝農業生產托管任務,積極開展耕、種、防、收農機作業,目前已完成1.8萬畝。
四是緊盯重要農時服務保障,全力保障農機“三夏作業”。“三夏”期間,制定印發了《關于“三夏”機械化生產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2023年“三夏”農機作業用油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天水市“三夏”小麥機收工作手冊》《聯合收割機操作技術規程》《“三夏”農機檢修指引》,開通“三夏”農機服務保障熱線12部,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全市共檢修各類農機具10829臺套,設立“三夏”設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16處、農機定點加油點27處,發布夏收夏種農業氣象服務30期,為從事小麥機收跨區作業的機手提供信息、油料、維修、咨詢等便利服務。依托骨干農機合作社和農機戶組建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7個,積極應對區域性災害天氣影響。籌辦了小麥機收減損大宣傳、大培訓、大比武活動,督促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落實各項減損措施,確保小麥顆粒歸倉。三夏期間,全市共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3333臺,完成小麥機收167.89萬畝,占小麥播種面積的87.09%。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