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水市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關于加快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的部署要求,不斷優化企業信用修復辦理流程,創新推動信用修復新模式,心貼心幫助企業、手把手指導辦理,切實解決企業遇到“多頭修復”“重復修復”等問題,讓信用修復流程最優化、材料最簡化、成本最小化,不斷推動“一次申請、同步修復”,實現高效辦理、即時辦成。
一是加快信用修復速度。以信用“極簡修復”化解企業“急難情緒”,堅持信用修復“主動辦”“馬上辦”“當場辦”原則,當好信用修復“服務員”。對于符合條件的信用修復主體只需提交信用修復申請書、守信承諾書及履行法定義務、糾正違法行為相關資料,即可申請修復;對符合補報并公示未報年份年度報告和已經履行即時信息公示義務的經營主體,不再要求實地核查。同時,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工作人員收到信用申請后第一時間在線審核,以最快捷、最便利的“極簡修復”“秒修復”優質服務,盡快幫助市場主體“輕裝前進”,助力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是優化信用修復流程。實行“事先告知+到期提醒+全程服務”信用修復新模式。對即將逾期未年報、變更登記住所的企業,在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前,主動通過電話聯系或發送短信提醒企業負責人及時履行信用信息公示義務,打好“失信預防針”。針對不同的失信類型,列出修復所需的各類材料,經營主體只需實名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即可在線下載信用修復文書、提交信用修復申請、實時查詢修復進度、在線接受修復決定文書。同時保留了線下受理服務,經營主體仍可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申請信用修復,由工作人員現場指導填寫信用修復文書,提交信用修復申請。
三是實現修復結果互認。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渠道,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產生修復結果信息共享至“信用中國(甘肅)”和行業監管平臺。同時,全面歸集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經營主體等信用信息,完善各類信用信息數據庫,推動各部門信用信息全面共享,實現了本地信用修復數據全面共享,做到了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企業信用修復“只跑一次”,保障了失信主體權益,提升了企業群眾辦事滿意度、獲得感。同時,引導經營主體樹立“知信、守信、用信”的經營理念,真正做到守法經營、誠信經營。
今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完成信用修復194條,涉及經營主體171戶,已實現提交申請并符合條件的企業100%修復,完成修復的信息100%從信用平臺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