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引領廣大青年學生為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挺膺擔當,10月20日,天水師范學院生物工程與技術學院甘肅省大櫻桃技術創新中心團支部、2024級園藝專業團支部,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2024級文物保護班級團支部,歷史文化學院晨曦志愿服務隊團支部等共計116名團員青年分別前往天水市麥積區花牛蘋果基地、麥積山、伏羲廟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沿著總書記足跡,助力鄉村振興、賡續‘莫高’精神、追尋祖先智慧”為主題的示范性團日活動。

出發前,各團支部認真組織學習了學校《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要求,引導團員青年,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以時不我待的奮斗精神,錘煉自身本領、增強實踐能力,將個人專業能力塑造與自我成才的“小我”融入區域發展、民族復興的“大我”之中。

在麥積區花牛蘋果基地,生物工程與技術學院團員青年先后了解花牛蘋果的種植歷史、種植技術、品質特色、市場銷路以及產業發展現狀等方面的情況,重點學習了由天水師范學院甘肅省大櫻桃技術創新中心郭志剛博士結合園藝專業講解的花牛蘋果種質資源和栽培技術、農藝師張繼榮介紹的花牛蘋果修剪技術和市場營銷情況。團員青年深入田間地頭,聆聽了果農對花牛蘋果種植的經驗分享和對鄉村振興的切實感受。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2024級文物保護班級團支部在煙雨朦朧中走進“東方雕塑陳列館”——麥積山石窟,沐浴歷史的煙雨,感受超然的“東方微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團員青年有序參觀了麥積山石窟,了解了麥積山石窟的歷史背景、藝術特色、制作工藝以及當前文物保護措施。參觀結束后,團支部以“感受領袖偉力,踐行青春使命”為主題開展專題分享,該班班主任、文保專業教師樊靜怡談道:“今天,我們沿著總書記走過的足跡,來到麥積山。跨越千年,至今,我們還能有幸看到如此精美的造像,這是一代代文保人無私奉獻和艱苦奮斗的結果。同學們選擇了文保專業,也就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奉獻、選擇了擔當、選擇了進取。在這次的主題團日后,希望同學們未來四年的學業規劃,方向更加明晰、信心更加充沛、學習更加勤奮,四年后,以過硬的專業本領回答總書記對新時代文保人的期許。”
歷史文化學院晨曦志愿服務隊團支部的團員青年在伏羲廟,結合專業學習要求和團隊志愿服務內容,與天水市博物館文物保管部主任、文博副研究館員劉復興進行深入交流學習。劉復興在參觀交流中談道:“天水師范學院晨曦志愿服務隊,在伏羲廟開展志愿服務多年來,累計服務游客8000余人,同學們在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也成為我們天水本土弘揚傳承伏羲文化的后備新生力量。9月,總書記來伏羲廟考察,讓我們每一位文博人深感鼓舞。希望同學們能夠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發揮自身專長,參與到保護伏羲廟、研究伏羲文化的隊伍中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人文始祖伏羲、了解伏羲文化,增強對中華民族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增強對中華民族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
團日活動分享中,生物工程與技術學院魏嘉玲同學說:“這是一次生動的主題團日,也是一次生動的專業啟蒙。我們在實踐課堂中了解到花牛蘋果已經歷經了70多年的培育和發展,現如今,種植已實現精準施肥、灌溉與病蟲害防控,果園管理也實現精細化與智能化。我希望自己能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和鍛煉,可以把學到的專業技術貢獻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之中,把滿腔的家國情懷播撒到鄉村振興的事業之中,以青春之我回饋我的家鄉,助力更多園藝產業蓬勃發展。”
歷史文化學院晨曦志愿服務隊高莉同學說:“今年,是我在天水伏羲廟志愿講解服務的第二個年頭,近兩年的志愿服務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伏羲是我們的人文始祖,他的智慧創造不僅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更為我們今天的文化傳承和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如何進一步擴大伏羲文化的知曉率和感染力,我們晨曦志愿服務隊將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活動最后,全體團員青年重溫入團誓詞。
下一步,學校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的總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加強青年政治引領,有效服務青年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通過主題黨團日、主題宣講、社會實踐等載體持續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入心入腦見行見效,推動各項工作部署落地落細落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
(新聞來源:天水師范學院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