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來,我市堅持把頂凌覆膜作為春季農業生產的第一場硬仗來打,搶抓早春降水較多,土壤墑情好的有利時機,周密安排部署,狠抓各項措施落實,超額完成了省上下達的旱作農業項目頂凌覆膜任務。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頂凌覆膜74.92萬畝,占任務72萬畝的104.06%,為全年糧食生產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頂凌覆膜等春耕生產工作,把頂凌覆膜作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措施來抓,在全市多次會議上作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體要求。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把頂凌覆膜工作作為穩定糧食面積、提高糧食產量的重要抓手,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及時制定市、縣區旱作農業項目實施方案,成立旱作農業項目工作行政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層層靠實工作責任,科學規劃選點,及早預留種植地塊,狠抓各項措施落實,確保完成頂凌覆膜任務,為實現全年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政策扶持,保障物資到位。為了順利完成頂凌覆膜任務,有關縣區結合財政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糧改飼、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等項目整合資金2000萬元,用于地膜、種子、肥料等物資的購置補貼。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技物配套服務,有效地解決了農民投入不足的問題,提高了農民種植積極性,推動了春季頂凌覆膜工作順利開展。

加強宣傳培訓,優化技術服務。市、縣區農技推廣部門始終把宣傳培訓和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放在首位,組織技術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田間指導與咨詢服務相結合、培訓鄉村干部與培訓農民技術員相結合、旱作農業示范區項目與其他項目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培訓活動。農技人員就頂凌覆膜容易忽視的覆膜后扎滲水孔、地膜平鋪等問題在田間地頭進行巡回跟蹤培訓指導,在積極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同時,不斷加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農田病蟲草鼠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示范推廣,同時加大緩釋肥、加厚地膜、降解膜以及良種的推廣使用,受到了農民的一致好評。全市共舉辦培訓班106期,召開現場會61場(次),廣播電視講座80期,培訓農技人員510人(次),培訓農民2.44萬人(次)。
堅持抓點示范,發揮帶動效應。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充分依托縣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人才、農機等資源優勢,將補貼農資向專業合作社傾斜,積極創建各類規模頂凌覆膜示范點及示范區,在示范點開展新品種引進、新型肥料和農機具的試驗、示范和推廣,以點帶面,擴大輻射帶動效應,提高旱作農業的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有效調動了廣大農民群眾種植玉米、馬鈴薯的積極性,提高了農業科技普及率。全市共建立頂凌覆膜示范點241個,示范面積24.8萬畝,其中:萬畝示范點9個,示范面積9.38萬畝;千畝以上示范點41個,示范面積7.63萬畝;500畝以上示范點73個,示范面積5.49萬畝;100畝以上示范點128個,示范面積2.3萬畝。

加大農機農藝融合,提高覆膜質效。市、縣區農技、農機部門進一步加大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的引進與示范推廣力度,大力開展機械深松和旋耕整地、機械鋪膜、全膜雙壟溝播、配方施肥和全程機械化作業等技術的集成與示范推廣,創建綜合技術示范點,推動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加快了覆膜進度,提高了覆膜質量。今年頂凌覆膜期間,全市投入各類農機具總量達到19003臺(套),其中:人力起壟機11217臺、機械牽引起壟覆膜一體機4722臺、旋耕機及配套拖拉機3064臺(套)。
強化廢舊農膜回收,減輕面源污染。春季頂凌覆膜期間是集中揭膜、回收廢膜的關鍵時期,各縣區農業農村局強化組織動員,加大宣傳力度,落實工作措施,全力推進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通過開展地膜“以舊換新”、廢舊地膜回收利用“以獎代補”、扶持專業化回收等工作,提高和穩定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收益,充分調動農民、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促進我市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督促鄉鎮、村、戶對所屬公路沿線、河道溝渠、田間地頭、村莊周邊等區域廢舊農膜進行集中撿拾,真正做到應撿盡撿,應收盡收。據統計,今年1~4月我市共回收廢舊農膜6848噸。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