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武山縣為了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著力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促進農業產業規模和效益同步提高,采取政府引導、財政補貼、農民積極參與的農業發展獎勵扶助優惠辦法,落實支農補貼資金1200萬元,大力扶持發展以蔬菜種植、規模養殖為重點的高效現代農業。
一是補貼40萬元,新建洋芋種植基地5萬畝,在全縣15個鄉鎮推廣優質洋芋22萬畝。推廣全膜玉米套洋芋、白蕓豆、大豆、甜菜等模式種植5萬畝,種植蠶豆3000畝。二是補貼88萬元,在川道地區四大流域的11鄉鎮新增蔬菜面積2.5萬畝,新發展設施蔬菜棚6000畝,麥后復種地膜菜瓜5萬畝。三是落實貼息貸款900萬元,在全縣15個鄉鎮建成15個養殖小區,發展規模養殖戶350戶。對新發展的養殖戶,一次性扶持貼息貸款3-5萬元。扶持康達牧業公司在四門、楊河等南部山區7鄉鎮10村開展“投母還仔”辦法,發展母牛養殖示范100戶,肉牛育肥戶20戶。四是補貼796萬元,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高樓、樺林、咀頭等9鄉鎮30村新建沼氣池2200眼,在全縣38個險村險段建設47處堤防工程。在5個鄉鎮實施飲水安全工程,解決26村6887戶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縣財政購置水泥2萬噸,對95個川區農村的巷道進行硬化。五是補貼85萬元,在城關、洛門等鄉鎮新建1萬畝核桃基地和1.4萬畝蘋果基地。目前,補貼資金已撥付到位,各有關部門正在積極籌備農藥、種子、地膜等的購置和現金補貼的發放工作。 (汪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