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伯樂相馬”到“賽場選馬”
——武山公開選拔中小學校長追蹤
本報記者王玉國楊璟
時隔半年多,記者再次到武山縣溫泉九年制學校采訪時看到,一幢幢舊學生宿舍正在被施工人員拆除,學校的面貌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公開選拔的新校長李新榮的努力。
李新榮曾是武山縣洛門龍泉職業中學的副校長,去年武山縣公開選拔中小學校長。他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考察第一的成績選拔到溫泉九年制學校任校長。該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李校長到學校后,多次與上級部門聯系,為學校爭取到了180多萬元的項目資金,準備蓋一幢新的寄宿樓和食堂,以徹底解決學生寄宿難的問題。”
去年,為了激活校長隊伍,完善校長選用機制,武山縣教育局打破傳統的任命制,通過考試、答辯、民意測評、實績考核、德能勤考評等一系列程序,為11所學校公開選拔校長。武山縣教育局局長康元貴說:“我們嚴把資格、命題、閱卷、面試、考察、任用六個關口,允許學校現任校長、中層干部、教學成績突出的教研組長和骨干教師參加競聘。而且還充分考慮了公開選拔校長職位的特點,注重了能力方面的測試。”記者了解到,在閱卷過程中,武山縣教育部門采取全封閉流水線方式閱卷。同時,縣紀委等部門工作人員對評卷進行復核,確保筆試成績的客觀準確。為了有效避免在面試過程中打“人情分”和“一碗水端不平”的現象,教育部門還邀請了縣紀檢監察員擔任監督員全程監督,并邀請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高級中學校長全程旁聽。為了確保選出的校長使教師滿意、家長放心、學生歡迎,武山縣教育部門還重點側重對工作實績、工作能力和公認程度的考察。
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實現由過去的“伯樂相馬”到“賽場選馬”,真正把德才兼備、有本事能干事的人才重用到學校領導崗位和班子隊伍中。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深深感受到,武山縣教育系統真正樹立起了“門子多不如票數多,根子硬不如業務功底強”的用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