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至14日,天水市農業局黨組副書記、新農辦副主任劉俊杰帶領的考核驗收組一行在武山縣委書記溫利平,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張建杰,副縣長紀永安及縣新農辦負責人的陪同下對武山縣第一批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工作進行了考核驗收。

近年來,武山縣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和安排部署,在市新農辦的業務指導下,圍繞“產業抓特色,基礎抓配套,城鄉抓統籌,村容抓整治,培訓抓技能,制度抓創新,管理抓民主”的工作思路,以實現“四新三優兩突破”(“四新”即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莊,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貌;“三優”即優化農村基礎建設,優化農村公共服務,優化農村社會管理;“兩突破”即在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制度建設上取得新突破)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擴大)會議精神,有效整合了項目資金,強化了協作配合,組織領導明顯加強,建設規劃全面完成,主導產業加速提升,基礎建設成效顯著,村容村貌有效整治,社會事業長足發展,鄉風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民教育培訓效果明顯,村務管理有效提高,示范村補助資金使用規范,社會幫扶成效顯著。

4個考核分組先后對洛門鎮文家寺村,四門鎮三衙村,山丹鄉車川村,灘歌鎮黑池殿村,城關鎮陳門村、清池村、下街村等7個武山縣第一批市級示范村的主導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軟件資料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考核驗收,并對示范村建設村民滿意度進行了民主測評。

在座談會上,市考核組對武山縣第一批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工作給予了較高評價。劉俊杰指出,武山縣第一批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特點突出,工作成效顯著,達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考核驗收標準,不僅新農村示范村點建設抓的好,而且,全縣新農村建設整體工作也是全市范圍內做的最好的;示范村建設資金投入居全市之首,尤其是部門資金整合和部門幫建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在全市最為突出;在產業發展上,“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已基本形成,人均純收入最高達4000多元,超過了全縣人均純收入的30%,農民收入明顯提高;在基礎建設上,新農村住宅的規劃和設計檔次很高,符合時代發展,美觀實用,深受農民群眾的喜愛,這種做法和經驗應該在全市進行推廣;在體制機制的創新上,組織、投入、幫建、考核機制都比較完善,全縣始終堅持把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工作作為推動示范村發展的主要切入點,研究和解決示范村建設過程中迫切需要突破的重點、難點問題,著力建立健全和創新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全縣7個示范村建設營造了良好制度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