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時節,龍川河兩岸風景如畫。筆者沿武漳公路前行,一條條嶄新的水泥路通向偏僻山村,一幢幢別致的紅磚灰瓦“小洋房”掩映在綠樹旁,遠遠望去,仿佛一幅山水田園畫。
“全靠政府幫我建新房,要不我這一輩子也修不起。”武山縣馬力鎮北順村村民包玉來激動地說。今年,北順村共實施100余戶農村危舊房改造擴大試點工程,目前已有78戶動工修建。今年48歲的包玉來,長年以經營小賣部維持生計,家里的房子是由幾塊木板搭成的土坯房。今年,他家被列入農村危舊房改造戶,獲得4萬元補助。包玉來指著正在修建的新居對筆者說,這幾年他想在家門口搞一個臨街超市,但因為缺乏資金一直沒有實現,現在有了政府幫忙,他家修建起了二層小洋樓,他的愿望終于要實現了。前來買生活用品的蔡春生接過話茬說:“正是省、市、縣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生活。”40出頭的蔡春生,是該村遠近聞名的生意人,因村上進行危舊房改造建設,他經常主動上門幫農戶修建水暖,他銷售的太陽能熱水器,質量好,價格便宜,并給農戶優惠200多元,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今年,蔡春生為周邊群眾安裝熱水器40多臺,銷售額達12萬元。如今,像蔡春生一樣,在自家門口做生意致富的農民就有20多人。

危舊房改造給北順村農民的生活帶來了新變化、新氣象。為了徹底改善危房戶居住環境,馬力鎮還將爭取項目資金建設基礎設施,做到集中拆遷,統一放線,整齊修建。為減輕群眾在危舊房改造中的經濟負擔,鎮政府還按照群眾貧困程度、建設標準、拆遷速度等給予不同等級的配套補償費。同時,鎮政府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群眾設計新房,按照規劃,讓集中建房點通水電、通電視、通電話,并改廁改灶,今后北順村將整體建成紅磚青瓦、琉璃翹檐的兩層仿古小樓。
“等二層樓建好后,我準備一樓經營日常生活用品,二樓用來展示字畫一類的藝術品,相信到時候生意會越來越紅火。”包玉來滿懷信心地說。”(通訊員 何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