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聯行動送真情 借助東風促發展
——武山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綜述

這是一個點燃小康希望的偉大創舉,這是一部引領隴原飛騰的宏偉詩篇。今年2月份以來,武山縣按照省、市委的安排部署,突出“一項任務”、“兩個要求”、“三大工程”,在狠抓落實、務求實效、興辦實事上下功夫,有力促進了“雙聯”各項工作常態化運行、縱深式推進。省、市、縣、鄉5000多名干部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分別深入武山縣的16000多戶特困戶家中,與民結對、為民解難、扶民脫貧、幫民致富,極大地鼓舞了武山縣48萬干部群眾致富奔向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強化措施抓落實 人民群眾得實惠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在省、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武山縣積極探索,深入實踐,緊緊圍繞八大任務,全面實施八個專項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在武山召開的全省市州委雙聯辦主任會議以來,武山縣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立足為民富民,圍繞“八個全覆蓋”、“五件實事”,制定方案,細化措施,全力落實,讓廣大群眾從“雙聯”工作中得到更多實惠。

(全面落實貸款優惠政策)
全面落實貸款優惠政策。累計發放婦女小額貼息貸款1.2億元,正在辦理的1.3億元,雙聯惠農貸款全面啟動發放,為群眾創業致富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支持金融機構在農村增設網點,縣信用聯社在北順、周莊等41個村設立了“三農”便民金融服務點,進一步方便了群眾。健全和完善縣域融資擔保服務體系,縣財政注資1200萬元,省上配套1000萬元,成立了武山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強化技能培訓)
強化技能培訓。采取集中辦班、巡回培訓和“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培訓農村勞動力,共舉辦蔬菜、養殖、林果、勞務等培訓班70多期,培訓群眾3.5萬多人次;多次邀請蓉中村黨委書記李振生、蓉中村赴甘肅聯村聯戶總顧問陳金順赴武山傳經送寶,先后選派兩批青年創業能手赴蓉中村學習培訓。強化勞務輸轉,打響了魯班建筑工、寧遠家政大嫂等勞務品牌,輸轉農村勞動力9萬人次,創收7億元。

(強化農村公路建設)
強化農村公路建設。對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關標準,制定了農村道路建設三年規劃,新增農村道路建設里程200公里。大力實施通暢、通達和“雙通”工程,新建通鄉公路、通暢公路38條128公里,“雙通”工程59條147公里,產業路32條115公里,便民橋12座,一些貧困鄉村的交通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開工建設村級標準化衛生室46個)
夯實公共服務基礎。開工建設村級標準化衛生室46個,村級文化活動室23個,村級文化廣場20個,發放鄉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資金62.26萬元、智能溫室終端設備200多部。依托“萬村千鄉”工程項目,規劃建設農村商貿綜合服務社170個,今年確定的20個服務社即將全面建成。

(加大農村危房改造)
加大農村危房改造。積極爭取項目、整合資源、超前規劃、加快建設,改造農村危舊房4000戶,使農村特困戶的居住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推進土地合理流轉)
推進土地合理流轉。采取轉包、轉讓、出租等方式,累計流轉農村土地5.4萬畝,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經營,初步形成了土地向種植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集中的新格局。

(重視關愛弱勢群體)
重視關愛弱勢群體。建立了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臺賬,引導村民開展互幫互助活動,農村老人和留守兒童孤獨無助的狀況得到了改變。啟動實施了消除嬰幼兒貧血行動項目,已到位愛心營養包35000盒,正在為全縣1.7萬名嬰幼兒免費發放。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投入300多萬元新建、改擴建村級綜合服務中心40個,規范村級組織活動場所30個,整頓后進村15 個,創建基層黨建示范點45個,培養村級后備干部430名,實現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全覆蓋。
內外結合新模式 多極聯動聚合力
在充分發動各級單位和干部積極參與的同時,武山縣多層次發動,各領域動員,構建了內外結合、多極聯動的七種“雙聯”模式。

模式一:農業科技工作者聯項目到村到戶。結合蔬菜、洋芋等主導產業發展,120名農業科技工作者聯系農業產業項目500多個,把新模式、新技術、新品種送入田間農戶、送到產業園區,全面提高生產效益,促進農民加快增收。

模式二:畜牧技術人員聯系服務到小區。針對農村養殖戶技術缺乏的難題,35名畜牧技術人員聯系養殖小區75個,圍繞畜牧科技、疫病防控、飼料加工、飼養繁育進行培訓,加快了養殖業的發展。

模式三:教育工作者聯系貧困學生、留守兒童到人到家庭。動員全縣教育工作者結合職業特點積極投身雙聯工作,對家庭貧困學生、留守兒童、學習后進生進行結對幫扶,4600多名教育工作者聯系學生2萬多人,保證了每名學齡兒童有學上、學得好。

模式四:醫務工作者聯系患者到家到人。衛生醫療單位積極行動,圍繞春風行動大力開展送醫送藥送健康活動,780名醫務工作者為8000多名患者送醫到家庭,有力緩解了因病致貧、無錢看病的問題。

模式五:非公經濟組織人士聯系貧困戶到人到項目。社會各界積極響應,60多名非公人士主動請戰,慷慨解囊,捐錢捐物,積極投身雙聯行動,捐建、幫建了一大批農村公益設施、貧困戶住房。

模式六:在外人士聯系到項目。積極動員武山籍在外人士為家鄉脫貧致富貢獻力量,中國石油慶陽石化公司總經理張棟杰等20多名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為家鄉幫建農村基礎設施、扶持發展特色產業、投資社會公益事業。

模式七:結對共建到縣到村。在省委書記王三運的熱切關懷和親自協調下,武山縣、北順村分別與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締結為友好縣市和友好村,在全省率先探索了“東部帶西部、先富帶后富,縣村結對、同奔小康”的新模式。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創先爭優添動力結對幫扶促發展》為題,專題介紹了武山縣馬力鎮北順村與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結對共建的經驗做法,9月16日,“武山縣蓉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
大膽探索創機制 縱深推進有保障

武山縣立足實際,大膽探索,在模式、方法、評價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常態化的工作機制,為縱深推進雙聯行動提供了重要保證。
狠抓幫聯規劃制定。修訂完善了全縣小康建設規劃,鄉村兩級制定了脫貧致富奔小康規劃,幫助農戶制定了致富和小康計劃,實現了鄉村有規劃、農戶有目標、單位有計劃、干部有打算,做到了發展有目標,幫聯有依據。
注重典型培樹推廣。命名了一批雙聯行動示范村,確定了19個“八項任務”創建重點村和重點單位,評選表彰了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15名“為民富民好書記”,使雙聯行動學有榜樣、干有目標,推動工作不斷縱深推進。
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制定了領導班子、干部選拔任用、基層組織建設、干部績效作風、雙聯工作、公民素質道德等六個考評辦法,加強對雙聯行動的考核評價。建立了民情日記調閱制度,健全了督查落實制度,實行月通報、季點評、半年一考核,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落實。
創新干部鍛煉方式。建立了雙聯行動聯絡員定期輪換制度,分期分批選派年輕優秀干部到聯系村掛職鍛煉,加強單位與聯系村的聯絡,幫助村級搞好雙聯行動,做到村有聯絡員、戶有聯心卡。目前,已選派65名科級后備干部、36名年輕黨員干部到村開展工作,既創新了干部培養方式,又促進了雙聯工作。
大造輿論宣傳聲勢。采取印發宣傳資料、媒體開設專欄、懸掛橫幅、設置大型宣傳牌等形式,大張旗鼓宣傳雙聯工作,先后編印了雙聯行動宣傳折頁、畫冊,發放了連心盒,制作了《聯村聯戶在武山》、《春暖北順》、《情滿周莊》等電視專題片,創作編排了《聯村聯戶揚風帆》、《聯村聯戶暖民心》等一大批雙聯文藝作品,深入鄉村進行巡回宣傳演出。組織開展了雙聯行動書畫展、民情日記展示、典型經驗交流、雙聯知識測試、雙聯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央視《新聞聯播》、甘肅電視臺《甘肅新聞》、《甘肅日報》、《新農村報道》、《天水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報道了武山縣的雙聯行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領導帶頭作榜樣 示范引領添動力
聯系武山的省、市領導和全縣各級領導干部率先帶頭,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激發了雙聯行動的內在動力。
3月1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深入到聯系點馬力鎮北順村幫聯調研,與群眾一起干農活、拉家常、談打算,共同探尋脫貧致富的路子。市委書記馬世忠先后多次到山丹鄉周莊村開展聯村聯戶工作。省、市領導的為民情懷、扎實作風,極大地鼓舞了武山縣廣大干部群眾。
10個省直單位、24個天水市直單位的領導迅速行動,帶領300多名干部職工多次深入聯系村,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有力促進了雙聯行動深入開展。止目前,聯系武山的10個省直部門協調落實資金485萬元為群眾興辦主導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普惠性實事36件,25個市直部門協調落實資金153萬元興辦實事85件,使廣大群眾真真切切得到了實惠、見到了實效。

為了進一步推動雙聯行動向縱深推進,武山縣委統籌安排、協調推進,縣四大組織領導率先積極行動,帶領全縣各級干部,帶頭自覺遵守“三走進、三下沉、三主動”和“五必到、五必訪、十不準”的工作紀律要求,與特困群眾認親戚,交朋友,給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有力地助推了雙聯行動向縱深推進,形成了領導干部率先帶頭、各級干部積極參與、縣鄉單位各盡其力、廣大群眾奮發拼搏的生動局面。

省、市、縣各聯系單位積極扶持聯系村發展蔬菜、果品、洋芋、養殖、玉器加工等特色產業,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同時,先后啟動實施了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的車岸渠渠首及渡槽維修工程開工建設,總投資135萬元的咀頭鄉黨口村兩橋建設項目已經建成,總投資7100萬元的楊河鄉安全飲水工程,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截止9月底,省、市、縣雙聯行動計劃實施項目總投資2.59億元,已完成投資1.7億元。一個個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振奮人心,一項項雙聯惠民工程溫暖了武山48萬人民的心田。
雙聯行動送真情,借助東風促發展。在省、市領導和幫扶單位的關心支持和真心幫扶下,武山縣將認真貫徹省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大力度,堅持不懈地推動雙聯行動的縱深開展。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正以嶄新的精神風貌,開拓創新,奮力拼搏,為建設幸福美好新武山而共同努力奮斗!(本報記者 楊學龍 武文宣 特約記者 陳曉明 武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