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貫徹落實省、市“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主題宣傳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宣傳黨的十七大以來秦安縣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生動展示科學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干事創業的熱情,為迎接黨的十八大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特開設《秦安:科學發展譜華章》專題欄目。
秦安:構建暢通交通網

“如今路修好了,我們進城買賣東西方便多了;‘路通百業興’,現在來我們村投資辦廠的人越來越多,幾代人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了。”近日,秦安縣興國鎮鄭川村村民鄭芳娃告訴筆者。近年來,秦安縣委、縣政府把開展交通扶貧,解決廣大農村群眾出行難、運輸難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下決心突破交通瓶頸,四通八達的縣鄉公路,好似一條條玉帶延伸至廣袤沃野;寬敞平整的通村水泥路,通向百姓家門口……一條條坦途通,變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

“十一五”以來,秦安縣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良好機遇,立足縣情,全面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項目促建設,以建設促發展,堅持建管并重,建運并舉,實現路、站、運一體化發展。秦安縣交通建設步入了快車道,交通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改善,農村道路通行能力顯著提高,全縣基本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國省道干線公路為主骨架,縣鄉道路為脈絡,鄉村道路為支流,干支相連,溝通內外的公路交通網絡。五年來,全縣共新建通鄉油路8條163.1公里,20萬人直接受益;縣鄉公路油路里程由“十五”期間的20.5公里增加到“十一五”末的183.6公里;行政村通達總里程由2005年底的368.4公里上升到目前的957.3公里。五年來,全縣農村公路建設投資規模達1.66億元,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464.3公里,縣區間道路連接均達到瀝青路面,17個鄉鎮全部通油路,428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通達,其中95個村通水泥路或油路,行政村通班車率達70%。

2011年,秦安縣按照“構建骨架、建設環道、完善路網、提高等級、加強管理、改革養護”的工作思路,加大公路交通項目建設力度,城鄉交通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今年共實施通鄉油路、通暢工程、橋梁工程等項目。建成通暢工程15條66.9公里, 秦安王鋪至甘谷大莊公路改建工程15.977公里, 通暢工程示范鄉建設5條16.7公里,全長187.34米的葫蘆河3號大橋即將竣工。同時,按照“建養并重,統籌協調”的理念,為做到“有路必養、有路必管”,“十一五”期間,秦安縣交通局還對農村公路養護體制進行了重要改革,根據省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出臺了《秦安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和《秦安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辦法》,按照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分類養護、依法管理”的管理養護原則,落實了以鄉鎮政府為主體的管理養護責任,把農村公路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工作穩步推進。

“十一五”以來各類交通項目的實施,使全縣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得到較大改善,進一步完善了全縣農村產、運、銷體系,極大地方便了秦安與兄弟縣區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境內公路網布局更加合理,初步形成經濟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運輸服務功能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間實施的8條通鄉油路使全縣6個鄉鎮通油路,20萬人直接受益,極大地優化了全縣的出口公路,使縣區間道路連接均達到黑色路面。

“十一五”以來,道路運輸場站建設加大投入,在劉坪、王甫、王尹、隴城、郭嘉等五鄉鎮實施鄉鎮汽車站項目5個,2009年—2010年投資120萬元在靖天公路郭嘉至鄭川段、候王公路候辛至李堡段、秦遠公路南小河橋頭至康坡段等路段建設了23行政村停靠站和60個行政村停靠站的選址,引資200多萬元完成秦安汽車北站的升級改造工程,完成客運車輛的GPS定位工作,給群眾出行提供了極大方便。截至目前,全縣營運車輛達到542輛,有客位4415個,開通客運班線60條,貨運專線13條,成立托運部、貨運信息中介組織30個。基本滿足全社會對公路客貨運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