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武山縣堅持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重點,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各項工作有了新進展,2009年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和“天水市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成功申報實施了科技部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計劃——武山縣反季節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制定出臺了《武山縣專利申請費用資助辦法(試行)》,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全縣科技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一是全方位開展科普宣傳,提高全民科普文化素質。武山縣在進一步激發干部群眾在經濟建設中學科技、用科技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同時,營造校園“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成功舉辦了三屆“武山縣青少年科技小發明、小創作大賽”,培養了學生嚴謹細致的觀察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給青少年提供增長見識和相互交流溝通的機會,提高了師生們的科技素質。

二是以科技項目實施為載體,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武山縣在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后,進一步搶抓機遇,成功申報實施科技部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計劃——武山縣反季節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示范推廣運用了穴盤育苗、多層覆蓋、田園清潔熟化還原、秸稈生物反應堆、智能大棚終端設備、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單燈智能太陽能滅蟲器、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新技術,推進全縣蔬菜集約化、標準化和規模化安全生產,提高蔬菜的產量和質量,推動種植業向特色、規模、安全、高效、專業、品牌化方向發展,促進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帶動了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各類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不斷壯大,為加工、運銷、餐飲、信息、生態旅游等三產服務業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真正起到“一業興,百業旺”的作用。

三是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為技術人才搭建了干事創業的平臺。今年來,全縣下派科技特派員120名,派駐在全縣15個鄉鎮的58個示范村、示范點和示范園區,聘請10位農民技術員并給予一定資金補助,參與園區技術承包,明確責任,利益共享,全面提升了園區栽培管理水平。同時,還聘請農民技術員張奮生為技術顧問,常年指導培訓幫助農戶發展蔬菜產業,真正為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技術人才搭建了干事創業的平臺。

四是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創造良好投資環境。武山縣在堅持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突出對重點地區、重點產業的監管,組織開展反盜版、反假冒專項治理行動,依法打擊各種危害社會公眾利益的侵權盜版行為,制定出臺了《武山縣專利申請費用資助辦法(試行)》,規定了資助范圍和資助額度,加大了各類侵權商品、盜版制品和盜版教輔材料的查處工作,進一步凈化全縣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