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來,武山縣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一片”(天定高速沿線南北兩山綠化)“三線”(馬力-鴛鴦行道樹、洛門-溫泉行道樹、洛門-水簾洞行道樹)“一基地”(洛門、溫泉、城關、馬力、高樓果園建設)為重點,深化集體林權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狠抓森林資源管護,完善措施,強化管理,狠抓落實,扎實推進全縣林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緊盯目標,狠抓落實,確保全年造林任務完成
完成退耕還林補植補造3.1萬畝,荒山造林2000畝,建設綠色通道89公里,義務植樹100萬株,依托“三北五期”等項目,在天定高速沿線完成造林1.3萬畝,發展優質林果2萬畝,培訓果農1萬人次,林地流轉1萬畝,林權抵押貸款700萬元,成立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5個,完成林下經濟3960萬元,中幼林撫育1.3萬畝,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5.6%以內,年度火災發生面積控制在0.6%以內。
截止目前,完成天定高速沿線造林0.9萬畝,栽植側柏、塔柏、刺槐等苗木65萬株,行道樹綠化35公里,退耕還林補植補造6200畝,補栽刺槐58萬株。在洛門旱坪、城關坡兒、馬力北順等地發展蘋果、核桃0.8萬畝,栽植核桃、蘋果苗木24萬株,培訓果農3462人(次),完成中幼林撫育0.38萬畝。

多措并舉,推進林業生態與產業協調發展
一是深入宣傳。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生態意識、綠化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造林綠化、美化家園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天定高速沿線綠化、村鎮綠化等重點工程確定為縣鄉義務植樹基地,動員組織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深入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二是及早謀劃。一是早謀劃、早動手、早準備,把各項任務落實到村組、農戶和地塊。二是及早聯系訂購苗木。籌集苗木訂購資金,確保苗木落到實處。三是利用農閑時間,大力開展技術培訓。與各鄉鎮共同配合,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鄉村組干部和農戶開展林果栽培技術培訓。邀請外地專家和林果大戶開展培訓,切實提高林果栽培技術水平。四是科學制定造林規劃方案。

三是加強林政管理。嚴格執行林木采伐限額和許可證制度,規范木材經營、加工、運輸管理,嚴格落實憑證運輸和限量加工制度。加強林地林權管理,依法保護和管理林地。森林公安機關要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和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預報及防治工作,控制林業有害生物的傳播和蔓延。
四是完善扶持政策。整合項目資金,加大土地流轉,對林果產業發展繼續給予補助,進一步完善補助方式,對規模連片發展的村組和專業大戶進行重點扶持,積極獎勵大戶發展林果業,集中支持建設林果專業村組和專業大戶,切實提高林果產業發展的規模和效益。
五是狠抓工作落實。認真落實造林工作目標責任制,層層靠實責任,突出工作重點,狠抓任務落實。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加強造林的跟蹤服務、督促指導、檢查考核工作,把好造林質量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