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全面總結和展示雙聯行動開展兩年多來的經驗及成就,縣委雙聯辦與信息中心聯合推出“雙聯進行時”系列報道,以激發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斗志,為建設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雙聯進行時·聯村單位篇】
搭建平臺推進富民產業 真情實幫加塊村鎮發展
——省公安廳武山縣聯村單位雙聯行動工作紀實

(省公安廳副廳長王建設與聯系戶令應保面對面交流)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省公安廳政治部現役辦公室、警衛局、技術偵察處、防范和處理邪教犯罪工作處4個單位的109名干部,聯系武山縣城關鎮令川村、坡兒村、腰莊村3個村的166戶貧困戶。省公安廳幫聯武山縣的各聯村單位緊緊圍繞實現小康社會這一目標,按照“整村推進、產業扶持、項目幫扶”的工作思路,改善基礎設施,搭建項目平臺,全力落實“八個全覆蓋”和“五件實事”,盡心竭力為聯系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雙聯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省公安廳副廳長、警衛局局長王林等深入聯系點開展雙聯工作,并就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深化雙聯行動征求意見建議)
一、深入調研理清思路,明確目標制定規劃。為確保雙聯行動在武山縣健康有序推進,副廳長王建設和副巡視員李龍多次深入城關鎮各聯系村,在田間地頭、村戶家中,訪貧問苦,開展調查研究,與干部群眾共商脫貧致富大計,各聯村單位領導分批帶領干部入戶調查摸底、分析貧困原因、探討致富良策,武山縣公安局掛職副局長王偉同志,身先士卒,加強與縣、鎮、村及有關幫門的聯系、配合和溝通,全力做好協調服務。各聯村單位制定完善了雙聯行動規劃和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等分項發展計劃,提出了今后幾年聯系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發展措施和重點工作,為雙聯行動深入開展提供了指導。

(省公安廳幫扶組為城關鎮令川村張灣組群眾送去核桃樹苗,并與群眾一道補植核桃樹苗)
二、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堅持把發展產業貫穿于雙聯行動和幫扶群眾的全過程,立足資源優勢,重點引導和支持貧困戶發展蔬菜、種植、養殖等主導產業。一是積極發展蔬菜業。技術偵察處通過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立項投資65萬元,在坡兒村建設100畝80座塑料大棚的蔬菜園區,推廣蔬菜標準化生產,提高了農民收入。二是引導發展林果業。政治部現役辦和警衛局投資4萬多元,在令川村張灣發展核桃園100余畝,種植核桃苗5000余株,增強了群眾自我發展和“造血”功能。三是帶動發展養殖業。技術偵察處投資6.5萬元,在坡兒村進行豬仔和羊羔養殖,豬仔和羊羔長勢喜人,年終收益良好。

省公安廳幫扶組為聯系點城關鎮坡兒村困難群眾送來將116頭生豬(羊)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人居環境。堅持把改善農村條件作為加快轉型跨越的根本途徑,有效改善人居環境。防范和處理邪教犯罪工作處投資30萬元,按照單位幫扶、干部捐助、群眾投勞的原則,修建腰莊村鄉村公路1公里,方便了農資運輸和村民出行;投資3.8萬元,幫扶腰莊村建設北順渠護欄800余米,修建村莊道路減速帶1.54公里、30余條,安裝維修照明路燈,保障了村民出行方便和交通安全。

(省公安廳雙聯行動幫扶組為令川、坡兒、腰莊3個聯系村164位貧困母親捐贈“母親郵包”)
四、強化勞動技能培訓,拓寬農民增收空間。堅持把加快新型農民培育作為脫貧致富的基礎性工程來抓,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開展農業科技、勞動技能、經營管理等知識的培訓。警衛局、現役辦在令川村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講授旱作農業種植技術、《勞動保護法》知識,開展實用技術和法律普及培訓2期,培訓群眾300余人次。通過培訓,提高了廣大群眾的生產技能,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啟發了思路,推動了農民增收的愿望和空間。

(省公安廳警衛局雙聯行動幫扶組城關鎮令川村小學生捐贈書包、文具盒、書籍等學習用品)
五、實施強基固本工程,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堅持把加強雙聯行動與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相結合,加強村“兩委”建設,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技術偵察處投資2萬元,為坡兒村委會購置辦公設施,建立了文化室和閱覽室;投資2.02萬元,給8名大中專學生每人1000元、3名寄宿制高中生每人500元、2戶多子女上學困難家庭每戶300元的資助;防范和處理邪教犯罪工作處給令川村“兩委”文化室購置圖書和活動器材,為困難群眾安裝“戶戶通”電視接收裝置。警衛局和現役辦投資5.8萬元,在令川村建設430平米文化廣場,并為張灣教學點修繕校舍,購置教學設施和課桌,派遣軍醫為80戶貧困戶、8名殘疾人家庭免費體檢,醫治患者70余人次,發放常用藥品價值1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