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科技顯威力 山區盼來豐產田
咀頭鄉百畝旱地櫻桃結出“金珍珠”

六月的武山,生機勃發,田疇縱橫,綠樹成蔭。備受全省關注的2014甘肅公祭伏羲大典前夕,記者走進武山縣咀頭鄉咀頭村大坡溝的百畝櫻桃示范基地,只見火紅的櫻桃點綴在蔥綠的枝葉間,一簇簇、一串串,色澤鮮艷、晶瑩剔透,令人垂涎欲滴。

正采摘櫻桃的果農陳剛指著樹上的大櫻桃對記者說:“盼了三年的櫻桃樹,終于掛果了,你看,這一串至少有七八個,每斤15元,銷路好得很!”

地處武山縣淺中山半干旱區的咀頭鄉,群眾俗稱“牛膝蓋”地區,是最干旱、最沒有發展潛力的地區,農業種植結構單一,群眾生活困難。近年來,該鄉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創新特色,大力發展林果業,大抓果樹種植,建成了500多畝櫻桃示范基地,有效地帶動了全鄉林果產業的快速發展。

年近40歲的陳剛,初中畢業后,一直經營水果生意,多年來,他看到甘谷、秦安的林果產業前景非常好,尤其櫻桃不僅口感好,還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價值,深受消費者青睞,但他發現武山種植櫻桃的農戶極少,而且都是傳統種植。敏銳洞察到這一商機后,2010年,陳剛決定在咀頭鄉半干旱山區示范種植美國大櫻桃,經過多次調研,他把櫻桃種植作為增收富民的產業來抓,從天水高新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引進苗木試種了100畝。

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由于果農們管理技術匱乏,櫻桃樹陷入只長樹不掛果的窘境。為破解這一難題,他和村兩委干部主動邀請北京生物工程研究院專家現場診斷,通過科學施肥和有效管理,終于使櫻桃樹陸續掛果。四年來,他先后投資100多萬元,成立了武山縣潤博果樹專業合作社和武山縣嘉園家庭農廠,建成了500多畝的櫻桃示范基地,其中栽植蘋果樹100多畝。
櫻桃種植讓咀頭農民看到了希望,而陳剛并沒有滿足,又盤算起了新的計劃:“我們在擴大櫻桃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將舉辦大櫻桃采摘節,不斷提高咀頭櫻桃的知名度。同時,把我鄉建設成為櫻桃苗木的培育、供應基地,使之成為增收富民的重要產業。”(特約記者 何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