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優勢精準發力 幫辦實事助推雙聯
——武山縣政協推進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近年來,武山縣政協充分發揮政協職能優勢,注重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有力推動了全縣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工作開展。

注重宣傳引導,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積極組織機關干部和廣大政協委員,及時學習傳達省市縣關于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及省政協“委員助推雙聯行動”麥積現場會精神,引導政協委員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自覺投身到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工作中,積極向群眾宣傳各級扶貧、惠民政策,引導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堅定發展信心,積極參與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來,依靠自己智慧和勤勞改變貧困面貌。

注重履職盡責,夯實農村工作發展基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及時調整工作重心,深入基層開展調研、視察、民主評議等履職活動,積極關注農村建設和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為農村致富奔小康建言獻策。先后對城鄉居民飲水安全、貧困山區農民增收、農村電力工作、農村規劃與建設、水資源開發利用、新型農業經營組織發展、市場建設管理、易地扶貧遷建和通村公路建設進行調研和評議。通過對事關群眾生產生活改善、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問題的專題調查研究,進一步摸清了我縣農村發展的現狀,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20多條,確保縣政協的履職工作有效助推全縣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工作,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注重優勢發揮,整合資源精準發力。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后,武山縣政協相繼組織召開主席會、常委會、委員座談會專題學習省市縣相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緊緊圍繞精準扶貧“六個精準”和雙聯行動“六個再發力”的要求,結合已經開展的“委員助推雙聯行動”,及時向縣內政協委員發出了“聚力精準扶貧、助推雙聯行動”的倡議。引導委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長,主動作為。通過開展產業培育、勞務培訓、信息咨詢、科技服務、醫療下鄉、文化進村、環境美化等幫扶措施,真心幫扶困難群眾,真情助農村發展。今年以來,先后組織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各界別委員,深入到灘歌鎮野峪村、龍臺鄉馬年村開展義診、普法宣傳、健康咨詢、傳授種植技術、義寫書畫、開展示范教學、留守兒童心理輔導等多層面的幫扶服務,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

注重產業培育,做好示范帶動。縣政協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工作,經常深入包抓的南部高寒陰濕山區片帶的4個鄉鎮,深入調研村情民意,積極論證貧困村適宜發展的致富產業,提出了連片種植正茬架豆,發展特色養殖,深化旅游開發的產業發展思路。在武山縣政協新增聯系貧困村——灘歌鎮野峪村,通過派遣干部長期駐村,充分掌握村情戶情,按照全村37戶貧困家庭的貧困類型制定了相應的幫扶措施,確定了全村大力發展正茬架豆、中藥材等產業的脫貧路子。先后組織正茬架豆培訓和參觀4次,協調提供落葉松樹苗7萬株,刺槐4.6萬株,落實精準扶貧專項貸款184萬余元,針對該村道路條件差,群眾出行、產品外銷不便的情況,動員縣的政協委員捐資60多萬元對該村3.4公里通自然村道路進行硬化,通過半年來的幫扶,為全村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整個南部片區貧困村發展做出了有益的示范。

注重幫辦實事,力求幫扶取得實效。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武山縣政協積極組織機關干部深入聯系點灘歌鎮代溝、代磨和野峪村,及時了解和掌握貧困戶實際,落實幫扶措施,積極幫辦實事。在代磨村,動員引導群眾利用荒坡種植了1000畝沙棘林,通過改造灌渠解決了蔬菜產業園100多畝地的灌溉問題,建成的人行橋解決了當地群眾和學生上學出行難的問題。在代溝村,通過土地流轉,建成了260畝核桃園,積極爭取協調項目完成了涉及1000多人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成了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山旋鼓舞傳承文化廣場,完成了代溝小學易地遷建,徹底改善了教育教學條件。在野峪村,先后硬化了村廣場,修建了護坡,捐贈健身器材、乒乓球臺等文體設施,進一步改善群眾文化娛樂條件。對野峪村教學點院墻、教室進行粉刷,配套課桌凳10套,并為教學點的22名學生贈送了書包等學習用品。

注重組織協調,凝聚各界幫扶合力。在各界別委員立足各自優勢和特長,多層面、多角度參與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工作。農林、科技界委員實施改擴建農業生產項目30多個、試驗引進新品種80多個,推廣新技術53項,建成養殖場78處,開展技術培訓74期,受訓群眾達到4300人次。經濟、金融界委員帶動成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0多個,協調基礎設施、產業項目120多個,爭取資金1800多萬元。近三年來,政協委員積極開展幫扶濟困活動,采用現金捐助、實物捐贈、開展幫扶等形式,捐款捐物累計168.9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260多個,提供致富信息1500多條,資助貧困學生145名,協調各類政策性貸款400多萬元,聯系勞務輸轉295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