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日,武山縣長馬勤學帶領縣政府辦、監察局、環保局等部門負責人,督查西部鄉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馬勤學先后深入馬力鎮民武、干扎、鴛鴦鎮丁門、高樓鄉玉林等村,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入戶走訪等方式,督查指導西部鄉鎮精準扶貧“853”掛圖作業、大數據平臺建設、富民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雙聯、駐村幫扶等工作開展情況。

每到一個村子,馬勤學都與鄉、村兩級干部群眾親切交談,詳細了解2015年各村群眾經濟收入、農作物種植、產業發展及今年村上工作謀劃等情況,與他們共話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好思路、好舉措,并向圍攏過來的群眾現場宣講精準扶貧、產業結構調整、環境保護等國家和省市縣相關政策,鼓勵他們依靠自身努力發展致富產業,早日走上致富之路,引導他們牢固樹立保護環境、愛護環境意識,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

縣上 “1+20”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案在村上落實的怎樣?安全飲水通上了沒有?貧困戶危房改造的怎樣?村上都發展了哪些富民產業?種植架豆的地塊預留了沒有?帶著這些問題馬勤學走進貧困戶張天祥家中,當看到張天祥家新修了平房時,馬勤學立即問他是否享受了國家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政策,得知張天祥已經領到危房改造補助款后,馬勤學要求鎮村兩級干部一定要想貧困戶之所想,急貧困戶所急,及時協調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同時詳細了解了他家今年家庭收入、收入來源、經濟作物種植等情況,仔細為他家一筆一筆算經濟賬,共同商討增收致富的辦法和措施,并鼓勵張天祥等貧困戶要大力發展架豆等經濟作物,積極拓寬增收渠道,千方百計增加家庭收入,盡快脫貧致富。

馬勤學指出,2015年,全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迅速落實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市決策部署,緊盯六個精準,堅持雙聯引領、精準施策,全民動員、群策群力,聚合力量、靶向施策,持之以恒深化雙聯行動,全力以赴推動精準扶貧,各項工作任務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貧困鄉村基礎條件明顯改善,富民產業發展壯大,群眾收入持續增加,脫貧步伐不斷加快,全縣精準扶貧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馬勤學強調,武山縣要率先實現整體脫貧,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采取更加精準、更加務實、更加高效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各鄉鎮、各部門要認真對照“1+20”方案,對照村脫貧13項指標和戶脫貧7項指標,對照建檔立卡、大數據平臺建設和“853”掛圖作業等相關工作要求,對各自承擔的工作任務進行全面“回頭看”,及時查漏補缺,確保各項指標達到目標要求。要持續抓好產業扶貧,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原夏菜、林果、養殖、鄉村旅游等富民產業,積極推廣架豆、中藥材等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的經濟作物,努力增加群眾收入,促進群眾穩定脫貧致富。要持續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突出抓好天定高速武山段、310國道、武漳公路等沿線環境衛生,努力建設群眾富裕、環境優美、村容整潔的美麗鄉村。各駐村干部、雙聯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員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不斷優化工作方式方法,放下架子,撲下身子,主動宣講政策法規,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努力把中央和省市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各項政策措施傳導到基層神經末梢。各鄉鎮要認真謀劃今年精準扶貧各項重點工作,全面落實“1+20”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案,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