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武山縣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大力實施“45311”現代農業產業推進計劃,把抓好農業農村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西梁模式”推廣、優質果品基地建設、中藥材種植、全膜玉米種植、優質馬鈴薯種植等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重點,多措并舉狠抓春耕備耕工作,打響了春耕備耕第一仗。

一是制定目標抓春耕。全縣確定了今年在正常年景下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噸以上,計劃建成西梁、東梁2個萬畝架豆,高樓李坪等2個千畝架豆種植基地,馬力遠中等 5 個萬畝全膜玉米、榆盤河程等 10 個千畝優質馬鈴薯、咀頭白堯等4個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計劃種植全膜玉米14萬畝、馬鈴薯19萬畝、中藥材4萬畝,新建改造鋼架設施蔬菜大棚1.2萬畝。

二是儲備農資保春耕。全力做好化肥、農藥、籽種、地膜等農用生產物資的調運、儲備和供應工作,確保各種農資貯備充足,供給保障,價格平穩。目前,全縣已就位良種10噸、化肥0.9萬噸、農藥20噸、農膜200噸,積造農家肥60萬噸。已備春耕生產農機具4800多臺,“西梁模式”推廣任務已落實到農戶地塊。

三是科技服務促春耕。農口各部門組織服務小組深入鄉村一線,查看苗情墑情,開展覆膜、播種、田間管理以及各種抗旱防旱技術的培訓推廣。目前,全縣已開展良種良肥良法和抗旱科技培訓110場,培訓農民1.2萬人次,發放農業科技宣傳資料1.3萬份。110多名縣鄉村科技人員已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培訓,指導群眾開展春耕備耕。

四是防災減災護春耕。超前做好應對旱災、洪澇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為重點的農業自然災害的物資、人員、技術等準備工作。加快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及時對現有農田灌溉溝渠、小壩塘等蓄排水工程進行清淤除障、除險加固。同時,切實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管,涉農部門和執法大隊、工商、公安等部門聯合開展了以種子、化肥、農藥、地膜、飼料、農機及農機配件六大類100多個品種的農資產品,有力地凈化了農資市場。

武山縣春耕備耕正全面展開,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比如農用物資價格上漲、春耕備耕勞力短缺、春耕生產流動資金不足等,對這些問題,武山縣政府和農口各部門將盡最大努力,認真加以解決,確保春耕備耕生產順利開展。(李睿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