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高樓鄉以培育特色產業、助農增收為核心,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多輪驅動,著力培育壯大旱作農業、無公害蔬菜、經濟林果、草食畜牧等富民產業,不斷創新產業培育模式,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效益,有效加快了全鄉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步伐。

一是結合地域特色育產業。結合本地自然條件,著力發展“旱作農業、蔬菜、林果、畜牧”四大產業。蔬菜產業上形成以航天辣椒、正茬架豆為主的產業結構;果品產業上建成了李坪-吳坪蘋果、葉兵杜梨、護林核桃、玉林蘋果、常坪花椒五大基地;畜牧產業上以牛羊雞為主。全鄉航天辣椒種植面積達到1500多畝,果樹面積達到2300多畝,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6個,規模養殖戶達到45戶。
二是結合項目帶動育產業。2015年,在李坪、吳坪兩村實施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坡改梯工程,投資689.85萬元新修優質梯田12100畝,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三是結合農技培訓育產業。堅持把產業扶貧與科技扶貧相結合,整合各類資源,創新培訓載體,在“輸血”的同時更加注重“造血”,整合各類農技培訓項目,邀請專家和技術能手傳授先進實用種養殖技術,整合全鄉農業技術力量,全鄉農技干部結對幫帶貧困村、貧困戶,放射狀擴大培訓效應。
四是結合雙聯幫帶育產業。雙聯行動開展以來,鄉黨委、政府著眼于增強幫扶力量,擴展幫扶效果,市科技局幫扶新建護林核桃園100多畝,縣食藥監局幫扶李坪村栽植蘋果園1010畝,為全村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五是結合土地流轉育產業。堅持把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積極推進土地流轉,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目前,全鄉累計流轉土地1100多畝,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個,成立14個扶貧互助協會。
六是結合招商引資育產業。招商引資800多萬元,建成高樓供銷社綜合市場和小商品市場;引進武山縣春秋園林公司,在葉兵村流轉土地1100多畝,新修繞山道路3條22公里,栽植杜梨及黑枸杞600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