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武山縣大力扶持發展多元富民產業,形成了蔬菜主導、多業并舉的產業發展格局,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入、拔窮根。

一是壯大蔬菜產業促增收。總結推廣“菜糧油”兩年三熟高效種植模式,落實財政獎補資金1000萬元,扶持引導貧困群眾發展架豆產業,帶動群眾畝均增收4000元以上。強力推進以“一園一區四片兩帶”為重點的蔬菜產業基地建設,建成了武山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新建改造設施蔬菜鋼架大棚5000畝,2015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8萬畝,總產值突破22億元。

二是發展富民產業促增收。大力發展畜牧產業,全縣貧困戶畜禽存欄量達到46.34萬頭只。積極發展果品產業,建成洛門牟坪現代農業蘋果矮化密植示范園區一期工程,新建溫泉馮河等貧困村千畝果品基地9個,新發展優質果園2.23萬畝。穩步發展旱作農業,種植全膜玉米13.1萬畝、優質馬鈴薯23.4萬畝、豆類和中藥材6.5萬畝,糧食總產量達14.37萬噸。

三是培育新興產業促增收。制定了“123456”旅游產業目標發展規劃,在貧困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觀光農業,新建改建農家樂100家,2015年全縣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85億元,武山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縣。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建成了縣電子商務創業園、電商服務中心、15個鄉鎮電商服務站和31個村電商服務點,精心打造隴上農莊、瑩豪玉器等一批電商品牌,開辟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全縣電商交易總額突破1億元。(楊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