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結奮斗創偉業,繼往開來譜新篇。10月16日的武山縣群眾文化活動中心處處洋溢著莊重而熱烈的氣氛,禮堂主席臺后幕正中黨徽高懸、熠熠生輝,10面紅旗分列兩側、鮮艷似火,中國共產黨武山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在這里勝利開幕。索鴻賓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武山縣第十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 譜寫小康新篇章,為全面建成幸福美好新武山而努力奮斗》的報告。
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動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砥礪前行、奮發圖強,為全面建成經濟繁榮、城鄉美麗、人民幸福的小康武山而努力奮斗。

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是:馬勤學、李曉東、張璞銀、林如海、唐玉芳、李春發、郭維政、孫德銀、聶衛東、杜興、杜永勝、任志剛、王維君、鄧紅兵、王喜來、謝軍、劉天緒。
大會由馬勤學同志主持。大會應到代表280名,實到代表271人,符合法定人數。
9時許,大會開幕,全場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在熱烈的掌聲中,索鴻賓向大會作報告。報告共分三個部分:過去五年的工作;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全面推進從嚴管黨治黨。
報告指出,縣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武山發展史上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社會建設成效最好、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干群關系最為融洽的時期之一。五年來,縣委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的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縣800多個基層黨組織、1.8萬名黨員和近50萬人民,大力實施“11253”區域發展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綜合實力顯著提高,縣域經濟不斷壯大,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感明顯提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黨的建設從嚴推進,民主政治全面加強,圓滿完成了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為加快全面小康建設進程打下了堅實基礎,譜寫了武山發展史上的嶄新篇章。
報告指出,未來五年,是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也是實現后發趕超、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始終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省、市委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雙聯扶貧融合、產業轉型升級、城鄉統籌一體、生態綠色宜居、開放開發帶動、和諧共建共享”六大戰略,全力打造全國蔬菜產業強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電子商務建設示范縣、全省雙聯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示范縣、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隴東南區域現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設經濟繁榮、城鄉美麗、人民幸福的小康武山。主要奮斗目標是:建設小康武山。縣域經濟結構更趨優化,生產總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項指標力爭實現翻番,2020年與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武山。加快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統籌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社會保障體系更趨完善,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不斷深化公民道德教育,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創新社會管理,公共安全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建設活力武山。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積極成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初步形成,經濟發展更具活力動力;對外開放層次進一步提升,積極對接國家向西開放戰略,主動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建設美麗武山。加快推進“城洛一體”,建成區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努力打造宜居宜業魅力縣城;協調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小城鎮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城鎮化率達到45%,城市綠化率達到35%,森林覆蓋率達到23%。
報告強調,要實施雙聯扶貧融合戰略,奮力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縣各級黨組織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責任、最大的任務,切實提高脫貧實效,著力補齊基礎短板,培育壯大富民產業,持續推動雙聯行動與精準脫貧融合聯動,對照脫貧標準逐項攻堅達標,舉全縣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爭取早日實現整縣脫貧,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戰略,全力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持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以蔬菜為主導,帶動一產提質增收;以園區為支撐,推動二產擴容增效;以旅游為引擎,拉動三產提檔升級”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積極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為縣域經濟持續增長培育新動力、打造新引擎。要實施城鄉統籌一體戰略,著力強化項目支撐帶動作用。把城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好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縣的有利機遇,切實強化項目的支撐作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科學規劃城鄉布局,加快推進城鄉一體,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著力增強城鄉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整體性。要實施生態綠色宜居戰略,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美麗武山。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圍繞打造“綠色宜居武山”的目標,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積極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努力讓武山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藍天永駐。實施開放開發帶動戰略,大力激發轉型發展內生動力。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改革,堅持問題導向,扭住改革重點,探索出更多的“武山做法”、“武山模式”。要持之以恒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對接國家向西開放戰略,主動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全方位、立體式對外開放格局。要千方百計提高創新能力,鼓勵支持企業按照市場需要開展技術創新,引導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致富能手返鄉創業,加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要實施和諧共建共享戰略,竭力提升城鄉群眾幸福指數。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辦好民生實事,盡心竭力為群眾服務、為群眾著想,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依法治縣進程,增強社會治理能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報告強調,全面實現這次黨代會確定的宏偉目標,必須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為加快武山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強化思想政治建設,筑牢理想信念之魂。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首要位置,樹立問題導向,堅持抓常抓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48字”方針為行動指南,健全輿論引導機制,提升網絡輿論引導水平。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宣傳思想工作面臨的新形勢,講好武山故事、傳遞武山聲音、樹好武山形象,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振奮精氣神。強化干部人才建設,鍛造忠誠干凈擔當隊伍。不斷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形成合理梯次結構,優化領導班子的整體結構和功能。從嚴加強干部日常管理監督,不斷強化各級干部的規矩意識、規則意識,讓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進一步完善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強化考核結果運用,以人才發展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構筑堅強戰斗堡壘。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堅持和完善聯述聯評聯考、抓黨建責任清單等制度,推動形成黨委抓、書記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格局。拓展先鋒引領行動,不斷深化“先富幫后富、黨員幫群眾,同奔小康路”活動,持續抓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和黨建示范點培育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強化紀律作風建設,營造真抓實干氛圍。始終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深入推進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縣委一系列規定要求的落實,不斷深化效能風暴行動,持續整治“四風”,大力營造和諧黨群干群關系。大興親民愛民、求真務實、團結協作之風,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營造同心同德、眾志成城的干事創業氛圍。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從嚴開展執紀問責。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一系列黨紀黨規,堅決維護黨章、黨紀、黨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努力營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環境。強化民主政治建設,凝聚強大發展合力。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縣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決策部署全面貫徹落實。加強基層民主建設,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加大對群團工作的支持力度,統籌做好檔案、黨史、黨校、老干部和關心下一代工作,保證人民廣泛參與社會治理,形成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報告號召,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聚同心同德的精神和力量,提振決戰決勝的信心和勇氣,萬眾一心、團結拼搏,真抓實干、乘勢而上,為全面建成幸福美好小康武山而努力奮斗。

(馬勤學主持開幕式)

張仲牛同志代表中共武山縣紀律檢查委員會向大會提交了題為《堅持挺紀在前 全面從嚴治黨 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作風保證》的書面工作報告。

市委換屆風氣第三督查督導組有關同志到會指導。不是縣黨代表的上屆縣委委員、紀委委員,縣人大、縣政協工委辦主任,縣直單位、雙管單位和民主黨派主要負責人,鄉鎮長,部分離退休老領導、老干部,駐縣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